最新文章
·细节暴露你的着装品位...
·走访香港服装学院
·俏丽短裙扮美金秋
·圣诞PARTY性感小黑裙
·香港夏秋时装潮
·高雅品味的设计
·衬出冬季时尚感
·LV03秋冬成衣秀(2)
·牛仔小西装配什么好呀...
·时尚外套与牛仔混搭 ...
·身如夏花肆意绽放
·骑士Look 复古甜美Ann...
相关文章
·牛女一定“裤”(多图)...
·春夏流行发样轻松造型...
·黑色搭配
·五套亮眼搭配,悠扬夏...
·卡尔·拉格菲尔
·日本和服的创新
·Sonia Rykiel秋冬女装...
·漂亮内衣 送给自己的...
·2006至2007男装衬衫
·时尚漫旅——制服
·流行裤型穿着搭配课程...
·韩国女装Roem 花开春...
推荐文章
·服饰简史——秦
·千人千面的西服魅力
·拉链外套:爱动MM的最...
·美白今秋
·让你拥有一双“魁眼”...
·拖鞋和美腿的亲密关系...
·Miu Miu,2005年秋/冬...
·成熟女人+成熟男人=成...
·主打置换,Dior感由春...
·绝美“Love Kylie”内...
·毛孔護理三步曲
·Gucci--“身份与财...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居 >> 情感空间 >> 时尚文化 >> 

双排扣西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15 21:37:28

  

 

  宿命的说法:西装终究姓“西”,中国人与它无缘。

 作为“对外开放”的一种政治姿态,西装在大陆的出现显然获得了其使用价值之外的意义,也即是它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具有了价值。这个嬗变发生在西装的车间作业的流水线上而非柜台。 休 闲 居 编辑

  在1978年的中国,西装内在的文化品味被发掘出来,这其间包含了中国人对西方世界所流露出的隐隐的期望也展示了他们容纳百川的胸襟。

服饰政治情绪的表达其实不过是着装者良苦用心的物化,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并开创的“中山装”决不仅仅是对中国人服装历史的某种贡献。

 中国人对西装的接纳与其说是“媚外”之初的无力抵抗,毋宁说是他们对自身心态调整之下的积极反馈,尽管在后来的引进中事情确乎有点走形甚至串味。

 每逢春秋两季各大商场总会挂出“中国十大名牌西装”之类的招牌,但是我真的怀疑那些设计师们能否吃透西装的“内在机质”(比如面料的选择配用,肩/背部剪裁上的巧妙处理,节奏的把握,色调的安排等等)。中国人自产的西服始终存在一大恶俗,即热衷于大批量低成本制作“洋泾浜式”。一来是西装日益脱离其原始的意味(甚至其内在的确定性也遭到随意而粗暴的对待);二是抹杀了西装与职业/身份/气质之间所达成的和谐。这里不仅指大量休闲西服的涌现,正统西服是本文的所指。此类后果又常常被用来当做某些人对待身边同胞的恶意恭维:“你穿这套西装很有点乡镇企业干部的样子呢。” 

  问题自然不是出在“乡镇企业干部”身上,而是西装在大陆投入之初由于缺乏系统“定位”从而导致其品格的哗变与乡土化。“乡土化”局面的奠定使西服在这个散发着古老文明的国度里已然走到了终点。

 双排扣在三年前的时髦理由于今天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最初的时尚评论家们说:“中国人体格瘦小,双排扣给予视觉以更广阔的空间并打破了单排扣的传统守势”。不过评心而论,双排扣并未帮大多数中国人找到新增的自由与空间感,仅仅出于直观:双排扣反而加重了“洋泾浜”的庸俗气息。在社交场合上,双排扣通常要求着装者必须采取站姿,坐下来往往无法避免胸部的叠凹,瘦弱者愈显其弱,肥硕者则更见其笨拙。而如果是单排扣西装就可以从容地解开钮扣,给人以热情大方的感受。做男子穿着彼类双排扣西服出入豪门酒香委实是要时时暗捏把汗的。  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服装理论家表明了他们对于单排扣的强烈归依感,我把这解释为一种类似于“心灵的复归”或者“还原自我”。 

  “经典与传统”依然照耀着二十世纪末的时尚回廊,擦去茸茸灰尘,我们发现曾经的努力终究是一枕黄梁,谁也没能走出当初画出的圆圈。

 时尚其实就是一些漂高惹眼的圆圈而已。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