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谈中国服装流行趋势的变迁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15 21:41:36
新中国成立之后服装的发展情况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后像换了一个朝代,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对外交流主要是苏联留学生,很多着装意识都是从那里传过来的。60年代的自然灾害人们着装受限制,都会用布票。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搞串连。有了红小兵、红卫兵。所以由于政治要素引起了服饰的流行。我那时很小,很想要军队服、军鞋、皮带、毛主席纪念章。30岁以下的人都喜欢这样穿。还有劳动工作服,代表工人阶级嘛。文革后期就是八个样板式。红灯记李铁梅的小红袄。还有连衣裙也有前苏联的影子在里面。改革开放70年代末人们的穿着意识很混乱,不知道穿什么好。海运和走私了很多喇叭裤和风衣。我也有一件米黄色的风衣,穿上也不知道好不好,但为了追当时所谓的流行就去选择这些衣服,当然别人也都对这些流行评论不一。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双高跟鞋,妈妈不让穿,丢掉又怕别人发现,于是他们让我拿报纸包起来,丢进粪坑里,丢之前我还偷着穿了两下,感觉很美。休 闲居 编 辑
那时侯流行什么鞋?
有军鞋、布鞋、球鞋。那时侯不敢穿皮鞋和小碎花的衣服,人家会说你走资产阶级道路。开放以后,交流也跟着多了。大学最盛行的东西有录音机、大裤脚、墨镜。那传统的黑、蓝、军、灰一下子就变了。工人们把头发烫成“鸡尾巴”,不知道所以然,穿着打扮都变的很夸张。
改革开放中期流行些什么?
86、87年全世界流行休闲(蝴蝶杉)。文革后期出现了的确良。哪家有的确良说明哪家很有钱。我家里也有,妈妈穿完给我穿,给到我手里的时候已经很薄了。那时侯的确良比棉要贵。可以随便买,不再需要布票了。那时还有白衬衫或浅蓝色的。后来慢慢有了红色等等。颜色也开始造反了。
那时侯人们是不是觉得颜色多了就好?
那时的人们对流行色还没有什么概念。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选择颜色,经常身上面有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和装饰。
80年代是不是还流行健美裤?
和蝴蝶衫同时流行。
90年代初是什么样子的?
当时市场上买不到喜欢的衣服,因为形式都很单一。所以人们开始想自己做衣服。有一段时间裁缝慢慢吃香。雅戈尔等也属于加工型。
他们都找裁缝做什么样的衣服?
80到90年代,很多人去美国、欧洲。当时比较有品质的衣服慢慢影响到中国。
当日本技师进入中国的时候,开始进行版型研究。9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品牌。96年,中国第一代品牌进入中国。开始流行职业装,然后是休闲(商务休闲、文化休闲),然后是多元(前卫、另类),因为职业的人群在变嘛。
那90年代的服装受什么影响多些呢?
80年代在中央研究,但还没有普及,目前为止也不知道体系的概念,只知道一些颜色的流行等。到了94年,中国服装集团开始研究。率先在全国进行申请,投入大量资金。他们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也有了调研、色彩、概念、文化等研究。95年的时候我作为设计师把东西拿去巴黎、德国等地参展。98年后,人们开始关注流行思潮,对人群更加细分。但对基础信息的研究还不够。01年的时候中国服装集团不做了,但不能就这样断了,于是我的工作室开始做流行趋势的研究,我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去做这件事的。摸索到最后,我们总结出要跟市场结合。这种结合包括和企业、商场、行政、行业协会的结合。04年开始做家纺流行趋势,要研究人。
中国主要流行什么?
处于“蓝天白云”。在情感像对色彩的认识。94年上课的时候,要求做一组参加国际流行趋势的提案。我们做了四组,选中了两组。那时侯只是看到文化层面而非市场。东方佛教的概念服饰在96、97年开始盛行。现在则是研究多种体系。
哈日哈韩的风潮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90年代中期,日、韩面料进入中国。麻类、仿麻、麻上印花。后来一下子受他们面料的左右。而不是款式的左右。那时侯都是称斤的买。其实中国有30年的加工经验,这样有利有弊。它在帮中国解决很多事的同时,加工企业又对它产生了依赖性。他们不想创新。变成了一个“加工帝国”。
超短裙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
90年代后期。
2000年的唐装很流行是吧?
对,上海APEK会议后开始流行唐装,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政治要素,属于深层次因素。后来,“中国风”、“大东风”也慢慢流行起来。中国的强大被全世界的华人关注。但中国的服装没有很好的界别、地位、象征。老外觉得中国就是红色的。张艺谋的《红高粱》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比较土的东西的印象。让我感到痛心的是其实中国有很多颜色。所以我们要宣传多元。
旗袍有多少年的断档?
60年代人么年都还在穿旗袍。文革后就没了。解放以后又有了。应该有30到40年的断档吧。
西装呢?
新中国以后就没有了。
T恤和套头衫是怎么流行的?
很多流行是通过加工企业过去的。当时最喜欢买外贸产品。我记得当时自己喜欢穿特长特宽松的T恤。最早乒乓球、篮球、排球等运动开始流行牌子。
在中国,牛仔裤有这什么样的历史?
随着人们走出国门,和一些东西走入国门。全世界的变化也成为中国的变化。牛仔裤是从功能性到文化的变化。
90年代中国设计师走出国门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我们是第一代的设计师。到了巴黎的高级设计师工会。看到他们的东西。我们就在想世界做这么好,我们怎么跟进?其实他们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看懂并理解,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嘛。可从艺术到市场不是我们能做的。我们总是意识在前,可无能为力。既然全世界都在玩风格,我们就玩民族风格。从96年后,我们每次都出去。从艺术到创意我们看的都很明白。我们知道要有成衣,也慢慢对人群进行关注。
您对国外民族风大量进入中国怎么看?
这一时期文化是多元的。而带回的东西怎么普及还没有通。流行趋势和本地文化是有矛盾的。我们要有自己的研究体系,应该归类。关键是导向问题。也要学会选择。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很多人都在呼吁这件事。我们要收集所有资料,看差异,做预测研究。有比较才有预测。也要有认同感。我们能不能把博览会办起来,服装流行趋势也要从基础做。它是一个整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