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保健五大关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0-27 13:46:06
生活好了,人们便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希望健康,渴望长寿,越来越重视生存质量。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这更是每个人苦苦追寻的梦。而梦的实现又取决于养生保健方式和效果的优劣。也许有人认为,老年人的养生 保健不外乎吃喝、锻炼两方面,其实不然。医学科学的发展赋予了老年养生保健更新、更广、更科学的内容,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来养生保健,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那么,老年人怎样把握养生保健的科学性呢?
合理膳食是基础
休 闲 居 编 辑
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其中,“合理膳食”是基础。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教授秦成勇告诉记者,中国营养学会新近制定了中国居民健康饮食原则,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秦教授还列出了老年人在饮食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类热源营养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70%、脂肪占20%、蛋白质占10%。
老年人体质较弱,总体机能下降,决定了他们所需的营养素与年轻时有所不同。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食物宜粗细搭配。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牙齿不好,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其消化吸收。
第二,营养成分宜合理,以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充足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使各种代谢酶的功能加强。特别是维生素E、C和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能消除有害的自由基,防止和减少细胞受损,推迟衰老。海带不仅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还含有钙、磷、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花生、芝麻、核桃是老年人补脑护脑的三大营养食品,可多食用。
第三,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可以抑制细胞脂质的氧化,抵抗人体衰老,是餐桌上必备的食品。骨头汤还能缓解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筋骨挛痛和膝脊痛,防止人体老化。此外,老年人代谢机能降低,体力活动较少,以每餐八九分饱为度,七成饱为佳。
有氧运动不可少
生命在于运动。相信,每天早晨在公园、绿地,甚至大街上,或慢跑、或舞剑、或散步的老人,都怀着益寿延年的美好愿望,许多老寿星就在他们中间产生。
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他的肌体组织器官机能将会下降,最终导致机体衰退,引发一系列疾病。而长期进行锻炼,则会产生强身健体、减少疾病及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
作为老年人,哪种运动最合适呢?是有氧运动。它的形式很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据测,在做有氧运动时,人体吸入的氧气是安静状态下的8倍。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那么,究竟多大的运动量才算适宜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以170减去你的年龄数,如果你是40岁,运动量应该是每分钟心速130次。
秦成勇教授提醒说,运动有益健康,但如果方法错了就会适得其反。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等不适合慢跑疾病者,要经过医生的检查治疗,控制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有氧运动。
○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加大运动量。特别是刚开始时,不要急于达到四五级标准,在前16周也不要强行达到每周30分钟的运动量。
○不要过于劳累:运动量过大会造成过度疲劳,此时就应调整、休息,不然,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老有所乐宜提倡
老年人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发展和培养一些兴趣,可以减缓大脑皮层细胞的萎缩。同时,肢体的运动还可延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对老年人健康长寿有极大的益处。
人到老年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这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心态是精神健康极好的促进剂。比如,一些歌唱家、画家,老年后仍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老年大学里年逾古稀的老人还在兴致盎然地学习、创作,都充分说明了老有所乐之于健康的重要性。
许多老年人退休前因工作繁忙,几乎没有自己的兴趣。退下来后,为驱除寂寞和惆怅,急于建立一些兴趣和爱好。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健康的活动才会促人长寿。于是,秦教授介绍了几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听音乐、习书画、收藏、交友、垂钓、弹琴、养鱼种花、下棋打牌等。他向老年人特别推荐了钓鱼活动。认为,垂钓堪称集游览、弈棋、吟诗、赏画之大成,既有游览者的犷放,也有弈棋的聪睿;既有吟诗者的飘逸,也有赏画者的美妙。在钓鱼过程中,从选塘、打窝、定标、提竿到拎鱼,都要消耗一定的体力,这无疑也是一种体育锻炼。难怪钓鱼的保健作用也为一些科学家和名人所认同。著名科学家约里奥·居里是一个钓鱼研究者,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也十分嗜好钓鱼。老年人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也是一种健身防病的分散疗法。
心理健康作保障
有一位老人丧偶后,长期沉湎于悲痛之中,先觉得头痛,继而感觉心脏出了问题,再往后全身都不舒服了,医院里这科那科几乎所有科室都转遍,也没找到症结,最后,在精神卫生科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
“老年人在精神方面存在的隐忧应引起特别的重视。”秦成勇教授说,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人们所认同的新的健康观念为身心与环境处于安宁和谐的状态,是体格与心态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好的躯体,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状态。他认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心理不健康,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必然损害躯体健康。所以要把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手段、学会身心愉快地生活,作为每个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的重要条件。
秦教授告诉记者,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还很不理想,老年人在心理方面的自我判病能力还十分有限。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呢?有如下几条标准:
1.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
2.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4.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
5.能保持正常的行为。
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让快乐的音符贯穿整个晚年生活呢?秦教授概括为四个字,即“动”、“仁”、“智”、“乐”。“动”,就是多运动。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研究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因此,老年人应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机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