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生素厂商面临“恶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8-13 15:51:24
9月3日,素有“世界维生素之王”的瑞士罗氏公司与荷兰帝斯曼公司(DSM)同时宣布,帝斯曼将以22.5亿欧元收购罗氏的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 据记者9月4日了解,罗氏还曾有过其他两种选择:一是将该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成立公司再独立上市,或是将其卖给金融投资者,但最终罗氏还是决定出售此块业务给帝斯曼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对罗氏集团、被出售的罗氏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和帝斯曼公司来说,这是个各方皆赢的结局,但中国国内的维生素生产厂商却面临着一场“恶战”。 多赢选择 分析人士指出,22.5亿欧元的售价不高但却明智。因为在罗氏的业务结构中,维生素早已显得十分不匹配。2001年,罗氏药品部门销售增长率为6%,诊断产品销售增长率高达10%,而维生素和精细化工产品的销售率却下滑了2%。 熟悉罗氏内情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从1990年控股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开始,接着在欧美等国设立生物科学、诊断研究中心,1998年再收购宝灵曼公司,然后2001年又收购日本中外制药的多数股份,罗氏早就在为转型作准备。 与业界的同行相比,罗氏的维生素业务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2年上半年,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的销售额达到17.47亿瑞士法郎,该部门对帝斯曼公司来说可谓是补充了一个空白。 作为以生命科学、性能材料和工业化工为主要支柱的公司,维生素并不是帝斯曼的强项,因此,收购既能巩固该公司生命科学业务的实力,也不必担心因有垄断之嫌而被欧盟反垄断部门否决。对于帝斯曼而言,收购有助于其实现在2005年前销售额增至100亿欧元的目标。 中国厂商“恶仗”不远 目前在中国维生素市场上,罗氏和巴斯夫的产品占有率达60%左右。业界人士告诉记者国内维生素厂商“恶仗”已为期不远。 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生产商存在一些优势:成本低、产品质量相差无几。但国内厂商的产品结构十分单一,基本上各个厂家仅生产一种类型的维生素,国外厂商的产品却是全方位的系列产品,因此不仅赢利范围广、而且抗风险的能力也强得多。 国内厂商是否有联合发展的可能性?一位业内人士否定了记者的想法,他说,在国内同一城市、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几家维生素厂商往往出于各种复杂微妙的原因而无法合作。这不禁让人回想1996年前后的世界维生素C大战。在那场价格大战中,世界维生素C的价格从每公斤12美元跌至4美元,不少国内企业因实力弱小关门。 如果实力强大的国外厂商再掀起一次类似的价格大战,国内厂商该如何面对?新华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