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容易引起肾损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6:02:06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丁樱教授提醒,随着化学药品的应用日益广泛,滥用药物现象的普遍存在(如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中药等),使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在引起肾损害的药物中,西药占绝大部分。
休 闲 居 编辑
据悉,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占住院病人总数的3%-5%左右,急性肾衰的病人中,1/5-1/4由药物肾损害引起,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丁樱认为,肾脏除承担机体代谢终产物的排泄外,人体服用的各种药物也大部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由肾脏排泄。因此,药物在排泄过程中与肾组织充分接触会对其造成毒性损害。
丁樱介绍说,药物性肾损害的易发因素很多,肾脏因其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特点而易受到药物损害:
一是肾脏血液丰富。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约为1200毫升,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因此,药物可随血液大量、快速地流经肾脏,并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使肾组织较其他器官更易暴露于药物中而受到损害。
二是肾小球内皮细胞面积大。肾脏毛细血管极为丰富,肾小球内皮细胞总面积约1.5平方米,与腹膜面积相似。因此,药物参与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易于在肾小球沉积,造成过敏性肾损害。
三是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由肾小球滤过的物质,经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使药液浓缩,加之肾小管对药物的分泌使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大大高于血浆,造成药物对小管的直接毒害作用。
四是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肾髓质存在逆流倍增机制,使小管内的药物浓度逐渐升高,尤其在髓质乳头区,其浓度显著升高,易造成药物性肾损害。此外,供应髓质的血液只占肾血流的6%。因此,某些药物引起肾缺血时,更易造成髓质和乳头区的损害。
五是肾小管的酸化作用。肾小管的功能之一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依靠近端和远端肾小管的泌氢作用。肾小管在酸化过程中,尿液pH值降低,这使某些药物的溶解度也随之降低,形成药物结晶或与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结合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
六是其他因素。儿童、成年人、肾功能减退或原有肾脏疾病者,因药物排泄较漫,肾脏对肾毒性药物敏感性增高,更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
丁樱认为,由于肾损害是在很多原发病的基础上继发的,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包括了各种肾脏疾病,且没有特异性,极易忽视和漏诊,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改善药物性肾损害预后的关键。同时,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药物要慎用。
丁樱介绍说,药物性肾损害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与肾乳头坏死、血尿、尿潴留等。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药物有以下几种:
一、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是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
头孢菌素类,代表药物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先锋霉素Ⅰ、先锋霉素Ⅱ、先锋霉素V、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容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
青霉素类,代表药物是甲氧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容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过敏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
磺胺类,如磺胺嘧啶、新诺明,容易引起梗阻性肾病、过敏性血管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两性霉素B,容易引起氮质血症、肾小管坏死。
多粘菌素类,代表药物是多粘菌素B。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
二、非甾体抗炎药,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消炎痛、非诺洛芬,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
三、抗肿瘤药物,比如环磷酰胺,容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链脲霉素,容易引起范可尼综合征、肾性尿崩症、肾小管坏死。顺铂,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甲氨蝶吟,容易引起梗阻性肾病、肾小管坏死。生物制剂类的药品,比如干扰素,容易引起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白介素-2,容易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
四、环孢菌素A,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可逆性急性肾衰、环孢素相关性肾病、溶血性尿毒症、原发性肾功能丧失(起始剂量大于15毫升/千克)。
五、利尿剂,代表药物是氢氯噻嗪、呋塞米。容易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功能减退。
六、脱水剂,代表药物是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容易引起渗透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急性肾衰。
七、生物制剂,代表药物是疫苗、抗毒素、抗血清,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球蛋白类的药物,容易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白蛋白药物,容易引起蛋白超负荷性肾病、梗阻性病。
八、维生素类,代表药物是维生素D、维生素A,容易引起钙化性肾病、肾结石。维生素C类药物,容易引起尿酸盐结石。
九、造影剂,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梗阻性肾病。
十、金属制剂,比如金诺芬,容易引起膜性肾小球肾炎。汞、硫酸铜、硫代硫酸铋、铁制剂等药物,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
十一、青霉胺易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病变。抗凝药、止血药,容易引起梗阻性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容易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病变。西咪替丁,容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普鲁卡因、奎尼丁、丙硫氧嘧啶等药物,容易引起狼疮性肾炎。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