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省钱之六大窍门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5-08 23:35:56
窍门一:分门别类找医院
一般来说,三级医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医院)因运行成本等原因,其门诊、手术和住院收费标准远高于一、二级医院。另外,按医保试行办法规定,医院等级越低,统筹金的起付标准越低,统筹金中个人支付的比例也越低。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同等医疗支出下,到等级越高的医院就医,个人出的钱越多,到等级越低的医院,个人出的钱越少。而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肺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在一般的中小医院都能治,而且治疗方法大同小异。一些小手术也可以选择在医院设备和技术水平完全够格的二级医院进行。
休 闲 居编 辑
窍门二:初诊要挂普通号
病人都迷信专家。实际上挂专家号有讲究:复诊时可挂,有疑难病时可挂,初诊时最好不要挂,除非你很有钱。为什么呢?因为初诊时无论专家还是一般医生,都要根据病情先让病人做相应的血液、尿液等物理、生化检查,然后才能确诊。
窍门三:不迷信高档检查
有些病人就诊时往往对凭听诊器、心电图 B超等简单的医疗检查作出的结论持怀疑态度,甚至主动要求CT、核磁共振等高档的医疗检查。其实,做什么检查因病而异,用什么仪器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不仅多花冤枉钱,而且检查效果可能与初衷相反。
窍门四:多用基本药
按照国家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报销的药品必需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保证供应的药品”。具体分为“甲类目录”药品和“乙类目录”药品两类。前者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后者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价格高的药品。
药理学家对“好药”的三点定义:一是必须疗效确切;二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三是相对价格低廉且便于使用。由此可见,决不能把新药、价高作为“好药”的衡量标准。一些新研制出的药物可能对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疗效,但毕竟应用时间较短,一些不良反应往往不为人知,且价格往往昂贵。
窍门五:留意诊疗项目
诊疗项目不同,花钱也不同。按照规定,临床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才属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整容、矫形、减肥、特护等非临床必需、疗效不确定、价格昂贵的诊疗项目,属于特需医疗服务的诊疗项目,不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参保者得自掏腰包。此外, CT透视、 X-刀、核磁共振等一些容易滥用又费用昂贵的诊疗项目,基本医疗保险虽然支付相当费用,但选择时也应慎重。
窍门六:多和医生交流
假如你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宽裕,不能支付太多的医疗开支,你不妨直接把这些想法告诉医生。这样医生就可以从专业的角度为你计划,让你在最合理的价位上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