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推拿流派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19 22:02:57
一、指禅推拿
传说一:梁武帝时达摩菩提取旧有推拿按摩加入搓擦滚捻缠揉六法。
休 闲 居编 辑
传说二: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
宋朝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今可考者:为清咸丰武举人李鉴臣客居扬州传予丁凤山。今之朱春霆与王纪松为李之第四代传人。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妇儿杂病。
二、滚法推拿
滚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原为一指禅推拿门人,临床以滚法为主要手段,配合揉按拿捻搓和肢体被动运动而发明滚法。其特点是:
(一)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有关生理、解剖、病理等理论为实践依据。
(二)经周密检查之后,以轻巧灵活手法治疗。因其接触面积大,压力也大而又柔和舒适有利于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其适应范围主要有半身不遂、小儿麻痹、颈肩腰臀及四肢关节软组织扭挫伤等。
三、内功推拿
内功推拿以山东马万起、马万龙兄弟为代表,其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扶正驱邪并以少林内功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其手法包括擦拿(五指拿捏拿)、点(包括肘按)分、合、扫散、理、劈、抖、搓运、拔伸、击(掌击、拳击、棒击)等法。内科推拿另一特点是用湿热敷及棒击法配合治疗。
四、正骨推拿
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以矫正骨缝开错、筋结筋歪等一类骨伤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方法。其基本手法为推拿按摩摸接端提八法。临床应用可分为正骨手法和推拿手法然两者又可配合运用。近代中医正骨推拿名家有杜自明、黄东山、陆文。正骨推拿在治疗骨伤疾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运用正骨手法可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原、突者复平。《正骨心法要旨》说:手法各有所宜,其愈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
五、点穴推拿
点穴推拿或称指压推拿、指针疗法。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指按压点掐人体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本法特点是感应强、作用快、损伤小。其基本手法是用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穴位,可不动或拨动或颤动或滑行。此外,另有爪掐、肘压、叩点、禔针。近代点穴推拿名派有郑怀贤经穴按摩手法、按脊疗法、胸穴指压法与指压麻醉法。
六、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或称小儿按摩。《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勺匙的周边括擦患儿病变部位以治疾。晋·《肘后备急方》介绍用捏脊方法以治疗腹痛。唐·《千金要方》中介绍用膏摩小儿囱上及手足心以祛除风寒。唐·《外台秘要》记载用按摩而头及脊背以防治小儿夜卧不安。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小儿推拿著作有三十余种,现在尚存约十种。其中,《针灸大成》中的《按摩经》(1601年)为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而《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为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单行本)。
小儿推拿临床特色:
(一)是强调手法操作程序: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
(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清。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
(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并根据季节和病症的不同,分别选用葱姜汁,滑石粉或凉水等做介质进行推拿,既可保护娇嫩的皮肤又可增强手法的疗效。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指六岁以下,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