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是父母的菩萨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1-04 08:08:42
在这个美丽的时候,我想摒除专家学者的色彩,把自己还原为一个朴实的母亲角色,和各位聊一聊。 我结婚二十二年,当母亲二十年,现在老大念大学、老二正要准备大学联考。身为母亲的角色,虽然我不一定把这个角色扮演得很杰出,但绝对资深。
在孩子的面前,我从不讳言自己是个有很多缺点的妈妈;但是因为我的奋斗精神够强,所以我很愿意面对种种缺点,把遇到的问题找出来,并且力求改进。换句话说,我是很诚恳的想把母亲这个角色扮演好,因此,同样地我要求我的孩子也能够很诚恳、很用心的扮演好儿女的角色。休 闲 居 编 辑
爱的阴谋家
如今,我回顾过往数十年人生,觉得难度最高、挑战最多、但也让我收获最丰富的,就是「母亲」这个角色。如果问我扮演这角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一路走来,始终辛苦,但也始终感谢。」因为在身为人母这条路上,我一直处于学习、成长、收获、并且不断自我调整的状态中。 记得有一位西方作家说过:「女人如果想要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当母亲。」以我本身的经验而言,当母亲的经验的确收获良多,比方说,变得很有耐性;这是被孩子修磨出来的,相信当过父母的人都有很深的体会。其次是变得更有包容性;如果缺乏包容性,就很难和孩子沟通。再其次就是做事情会变得很讲求技巧和方法,因为和孩子相处是「高难度的生活艺术」,非得讲技巧和方法不可。
所以,我的结论是:成功的父母必须是「爱的阴谋家」,所谓「阴谋家」并不是和孩子耍诈,而是指凡事要讲求方法、策略和技巧。
用新鲜的角度看世界
除此之外,当母亲最大的收获就是,当你和孩子在一起谈天、了解他们的成长状况时,你也会开始用一个年轻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和生活。
比方说,孩子会告诉你:「专家就是专门害大家」,或者:「校花就是校门口卖豆花」……青少年的脑筋转得很快,常有一些另类的思考,会帮你打开新鲜的视野,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世界。
而当母亲最大的成长就是使自己能从正面的角度看事情,并以积极、建设性的精神和方式来面对生活。道理很简单: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快乐、聪明、乐观、积极、坚强,能够活出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如果你对孩子有这样的要求,首先就必须先去除掉自己生命中脆弱、消极、负面取向的成分,活出人生当中比较美好的部分,这样才能够对小孩发挥影响力、产生说服力。
所以为了孩子,在不断修正调整自我的过程当中,我们反而先活出了自己人生当中美好的部分。
孩子带给父母成长
有句话说:「女为弱者,为母则强」,对于这句话的前半段,我深不以为然;但对于后半段,我百分之百赞同,因为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为了带领孩子成长,妳的内在不得不变得强壮起来,这就是儿女带给我们成长的地方。
所以法鼓山的圣严法师说:「越是调皮捣蛋、刁钻古怪,让父母头痛、受不了的小孩,越能够逼使父母往深刻、苦涩的层面去挖掘、思考,结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给父母带来了最大的成长机会。」
在诠释亲子之间的关系时,「儿女是父母的菩萨」是一个庄严而美丽的思考角度,也是我为人母亲二十年来感动最深、带给我最多启发、且影响我最正面的一句话。尤其是当我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失望、生气时,我就会赶快在心中高高挂起这句话,告诉自己:孩子正在对我提出新的考验,让我有一个成长的机会。
奇妙的是,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原本种种负面的感觉,就会逐渐降低下来。所以,有时候我的孩子放学回来,我就会对他们说:「菩萨,你回来了。」孩子也觉得很好玩。
其实,亲子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可以是很好玩的,不必要那么紧张,因为,当小孩让你失望时,一定是他的表现使你不满意,也就是说,有问题发生了。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情绪性的发泄于事无补,只会拉远亲子之间的距离。
这个时候,一个聪明的做法,就是采取建设性的态度,思考我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发生的事件?并且认清: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其实自己也得到了一个成长的机会。这种思考模式才可以把事件导向一个「双赢」的局面,或许,这也才是做父母的应该追求的一个境界与方向吧!
儿女眼中的「怪兽」
而如果我们反过来思索,那么在儿女的心目中,父母又是什么呢?有些孩子会消极的认为是「银行」或者「提款卡」;有些孩子则认为父母是儿女的「警察」、「教官」。
徐怀钰有一首歌叫「怪兽」,歌词是这样的:
「有怪兽有怪兽,缠着我黏着我,大怪兽、丑怪兽,张开嘴一口又一口啃着我……轰隆隆每天对着我喷火……想什么、做什么,意见没停过,彷佛我不该是我。穿不穿耳洞,是我的耳朵;交几个朋友,是我时间多,干嘛要管我,如果时间多,干脆去指挥交通。口红再红,没要他吻我;跟谁牵手,爱说去说,反正我从没认真过……有怪兽,一口又一口吃掉我原本愉快的生活……别再烦我,再啰唆,一脚把你踹到外层空间。我是哭是笑是美是丑,到底哪一点犯错,请还给我、让我自己快乐的自由……」
歌词的内容很有趣,俏皮地表达了父母在儿女心中可能是「怪兽」的想法。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女儿因为被爸爸讲了两句,嘀咕了一声「怪兽」,我听了就对先生说:「没关系,如果你是怪兽的话,我也是怪兽。」第二天我对女儿说:「要当怪兽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怪兽也分恐怖的怪兽和可爱亲切温暖的怪兽。如果爸妈是怪兽,绝对会努力去做那种可爱亲切的怪兽。」孩子想了想,就笑了。那天等她放学回来,我就改口说:「菩萨,今天学校有什么事要跟怪兽说一说的?」
怪兽也可以很另类
在这个事件当中,如果做父母的一听见孩子说自己是「怪兽」,就马上叨念:「我辛辛苦苦养你廿年,你竟然说我是怪兽,真是伤透了我的心……」这种话一出现,亲子之间就会变得很不愉快。所以,「看事情的角度」很重要,如果能够从建设性的角度出发,就算孩子说父母是怪兽,我们也要做一个另类的、有正面影响力、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怪兽,这样,再负面的事,也就变得正面且有积极的意义了。
也许各位会觉得「儿女是父母的菩萨」境界太高,无法达成,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先把儿女当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份「礼物」,或者把孩子当成一个朋友。试想,有些不孕夫妻,花了无数金钱、受了许多痛苦,用尽千方百计,渴望能得到一个小孩——相形之下,我们顺利地拥有儿女,不必忍受这些波折,孩子真的是上天赐给我们珍贵的礼物了。
当然,我们也应该期望,在跟儿女相处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的努力、诚恳、爱与关怀,使我们自己也能成为孩子这一生当中一个有意义的「礼物」和朋友,甚至也成为孩子的菩萨。
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
我常觉得,一个家庭理想的成员模式,应该是「情趣夫妻」、「民主父母」和「体贴儿女」的组合。所谓「情趣夫妻」是指夫妻间除了应该「有情」、「有义」之外,更要运用「创意」和一点游戏精神营造生活的趣味。 而所谓「民主父母」则是尽量跟小孩保持一个良好「沟通」的状态,什么事情都应该「多听」,鼓励孩子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倾听,是沟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至于「体贴儿女」的「体贴」,是相对于「孝顺」这个字眼而来的。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以前我们学生时代课本中的「二十四孝」故事,已经逐渐从现代教材与读本中抽出。因为有人说,「二十四孝」其实只不过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受虐史,比方说「卧冰求鲤的王祥」,用体温把结冰的河溶出一个洞,钓一条鱼给生病的母亲吃;或者「为母埋儿的郭钜」,只为减少家里吃饭的人口,好让母亲能够吃饱,就要把小孩活埋……这些做法,或许孝心孝行可感,但做法实在太愚昧也太不人道了。
我个人以为,「孝顺」这个字眼给人的感觉比较封建,恭敬有余但亲热感不足,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孝顺之外,更是体贴的小孩。其实,「体贴」也包含了「孝顺」的成分在内。一个孩子如果在家能够体贴感恩,相信他到了社会上也绝对不会是那种飚车拿着西瓜刀乱砍的小孩。
教养儿女是一件严肃且责任重大之事,因为如果小孩没教养好,成为社会问题的话,我们就对不起这个社会。也许一想到这里,许多父母都不禁要大叹:早知这么麻烦,还不如选择做个「顶客族」,不要小孩、夫妻俩自己赚钱自己花就好了。其实也不需要那么悲观,因为只要我们足够诚恳用心,给孩子一点时间,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得到。而有一天,当他们真成为一个体贴的小孩,让你感到欣慰时,你就会觉得努力和辛苦有了代价!
和孩子做朋友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通常认为儿女是来「讨债」的,这种想法太悲情、太消极也太无奈了。如果我们把这种无奈的思考方向,扭转为建设性的「儿女是父母的菩萨」,认为孩子是来帮助我「修行」的,是不是会比较好一点?然后有了这样的体认,站稳了健康积极的脚步后,接下来再做个「民主父母」。
民主父母的基本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三不四要」,「三不」是:一、不要权威:期许自己「做孩子最诚恳的、绝不会背弃他的朋友」。这不只是嘴巴说说而已,而是要在生活中实践。比方说,和小孩说话,要避免命令式的语气,要他们帮忙做事时不妨说个「请」字等。而除了这些以朋友之道对待的相处之道外,还要经常和孩子分享「彼此是朋友」的想法,让他们产生根深柢固的观念,认同父母的确是他们的朋友,自然而然,孩子有事就会跟父母说。
不做「快一点」父母
二、不要太急: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孩子成长时,最常对小孩说的一句话就是「快一点」。举例来说,孩子在上幼儿园时,父母都要上班,偏偏孩子又吃得慢,做父母的不免会心急。可是孩子还小,手脚不灵活,尤其对于生活的节奏、对时间的感受和成人差距很大,如果我们一味要求孩子动作快,我后来觉得,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
碰到类似的事情,应该要想个变通的方法,比方说,早餐不要吃稀饭,改成可携带的水果、面包牛奶,让孩子带到学校去吃或请亲戚、邻居帮忙送孩子上学,从周边资源取得协助等等,总之,想出一个好处理、亲子双方都能适应的方法可能会好一点。
成长实在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对待孩子不要只看他的今天、他这学期,或者是这一次的月考、模拟考,只要孩子尽力了、比上一次进步了,应该对这个孩子抱以期待。如果能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去看孩子的一生和将来,做父母的就不会太过着急,变得过分焦虑。
而当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与其着急,不如以建设性的思考:也就是想想可以怎样帮助他?将更为实际,也更有意义。因为在这种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帮助,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帮助。
不用伤害性字眼
三、不要给孩子负面的批评: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如果父母不希望小孩子去踩一滩水,可是孩子却还是去踩了一脚,父母们大致不出以下三种反应:第一种是立刻开骂;第二种是不骂,然后要求孩子不要踩水;第三种反应也是不骂,但会带着孩子去走干的路面。这三种反应心理学家给予第三种反应的评价最高。因为开骂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于事无补,问题依然存在;第二种父母给孩子的则是一种消极性的建议,只告诉孩子「不要怎么做」,却没有明确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只有第三种父母,给了孩子明确的指示,这种小孩因为能够得到正面的指导,所以通常他们成长得比较好,也比较能够自我肯定。
台湾父母对孩子负面性的批评字眼通常包括了「笨」、「差劲」、「没出息」、「贱」、「猪」、「这么简单都不会」等等……,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常对孩子说这些伤害性很强的字眼,会对孩子造成「洗脑」的效果。长久下去,孩子就会认定自己真是这样的人,结果我们常就在无意间把我们最亲爱的人给伤害了,这点很值得父母警惕。不过如果不幸父母的言行已经造成伤害,就要赶快想办法弥补,并且修正已经造成的错误。
用拥抱传达关怀 至于「四要」,就是:一、要多和儿女交谈:交谈包括言语交谈和肢体交谈,也就是「沟通」和「拥抱」。尤其是拥抱,请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自己的孩子了?拥抱孩子最好要从小就开始,否则孩子大了要想拥抱他们,可能就有点困难。
记得我在孩子读小学时,有一天突然发现我很久没拥抱小孩了,回家后勉强拥抱他们,彼此都不太自然,于是,我就宣布每天都要进行「拥抱练习」。刚开始孩子都很不习惯,我也是咬紧牙关才硬撑下去;不过这个坚持很值得,现在我的女儿二十岁、儿子十八岁,我们可以很真诚热情且快乐的互相拥抱。
当然,如果小孩已经上国中、高中了,才突然想要拥抱他们可能真的不容易,这时候做父母的,就要运用「爱的阴谋」,也就是运用一些技巧,比方说,和孩子并肩而行时,利用过马路、闪车子的机会牵住孩子的手;或者孩子在温习功课时,敲门到他的房间,拍拍他的肩膀,嘘寒问暖两句,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进行肢体接触。也许孩子没有任何的反应和表情,但是当你的体温传到他身上时,孩子还是可以感觉到你是关心他的。要突破「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毕竟他是我的孩子,对不对?要勇于、要经常对孩子传达你的善意和关怀。
生活多些创意和幽默
二、要多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议:常说:「爸妈相信你可以做得到」、「下次改进」、「多多加油」、「没有问题」、「慢慢来」,这些正面积极的话语,都可以帮助儿女肯定自我的价值。
三、要发挥幽默感、运用创意:据说诗人萧萧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曾在整人玩具店买了一种像大便的整人玩具,开儿子玩笑,把他们「整」得一蹋胡涂,事后父子三人抱在一起笑成一团,成为日后非常美好有趣的一个回忆。我想,生活真的可以不必太紧张,亲子之间也不必那么严肃,多运用一些幽默感,一定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另外,创意也是很重要的:据说有某个家庭,每年都举行一次「家庭年度十大」票选活动,妈妈在年初把去年发生的大事记录下来让全家票选,有交集的前十项,就是该年的「年度十大」。活动的本身很好玩,累积数年下来,也变成了一部有趣的家庭史,这就是别出心裁的家庭生活。
有的家庭则是定期举行「家庭会议」,这也是一种创意,不过要注意可别演变成「斗争大会」,或者「小孩缺点的检讨大会」了。父母可以利用家庭会议的时间,多谈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电影、篮球、星座等等,等气氛活泼了,再谈一些比较「正经」的话题,才能够解除孩子的心防。再者,孩子大了,固定和他们有些约会,或者偶尔写一封信给孩子,显现做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诚意。这些都是运用创意的好方法。
从爱开始准没错
四、要建立规范:比方说,可以分配撕日历、洗碗、倒垃圾这类工作给孩子,灌输他们分工合作的观念。还有规定孩子出门前、回家后一定要和父母打招呼,早晚要记得问安等等……孩子年幼时可塑性较强,要建立规范也比较容易些,所以,最好从小培养、训练,及早建立规范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体贴心。
我认为,成功的父母应该是「爱的阴谋家」。美国女诗人爱蜜莉?迪金逊曾说:「我老是不知道该从哪儿着手,但我相信从『爱』开始绝不会错。」每当我有困惑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归零,回到爱的起点,思索该怎么做,才是真正爱孩子的方法?以爱为前提,通常这时问题的答案就会浮现了。
有时我也会到书店翻翻亲子教养的书籍参考一番;如果还是无解,我就会放下问题,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只要精诚所至,金石都能开,何况是自己的子女!
总之,我相信,如果足够诚恳,抱持「儿女是父母的菩萨」这样的信念,把孩子拋给你的问题,视为修养耐性与磨练能力的过程,相信这样的互动,会是彼此生命中一个很有意义的经验和过程。
由于每个小孩的情况不同,所以我的观点不是结论,刚好相反,是思考的开始。希望经由今天这样的观念对话,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最后,祝各位和孩子相处愉快,父母儿女都互觉得对方是可爱的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