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关注精神健康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4-07 11:56:12
现代生活中,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多。而目前精神障碍的低知晓率、低识别率和高未治率,使精神疾病呈上升趋势。
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休 闲 居 编 辑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1993年联合对全球疾病负担(Globalbur-denofdisease,GBD)进行调查,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的减少作为精神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1990年精神、神经疾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14.2%(加上自杀、自伤则为18%),在DALY中超过1%的25种主要负担源中精神疾病占5项。所谓DALY的减少,是指生命年的丧失或有能力的生命年的减少,能更好地反映像精神障碍这样一些非致死性、慢性疾病对劳动及生活能力丧失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1998年精神疾病占我国全部疾病总负担的14.1%(加上自杀、自伤则为18.3%),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15.5%(加上自杀、自伤则为20.2%),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占第一位。
然而,与不断增加的精神疾病负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高不下的精神疾病未治率,据GBD提供的数据,我国精神分裂症仅30%接受治疗,其他如抑郁症、酒药依赖等不超过10%,即精神疾病的未治率达90%。上海参与的一项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研究表明,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无一例接受抗抑郁药治疗。
未治率高的原因 1.精神疾病知识缺乏。由于精神疾病知识宣传、普及的程度不高,大部分病人及其亲属对心理卫生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在他们看来,只有身体上的病痛才是真正的病,于是就诊时通常不将心理问题或情绪变化告诉医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从而造成低识别率、高未治率。
2.对精神疾病的偏见或歧视。由于偏见或歧视的存在,精神病人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基本权利得不到维护,其病态行为往往被认定为非道德行为而受到歧视和谴责。迫于社会的压力,相当比例的患者明知自己有病却不愿就诊,他们有意无意地隐瞒病情或否认症状。
3.对精神科不了解或误解。阻碍患者到精神科就诊的另一原因是对精神病治疗的误解,相当多的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治疗不了解或不信任,认为精神药物有毒、会成瘾,长期吃脑子会变傻。于是不惜重金去寻求小广告中所称的“去根”良药、祖传秘方,或求助于巫医,这种情况在边远、落后地区尤为突出。
4.非专业医师对精神病的识别率低。全球15个中心完成的一项关于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的调查表明,在综合医院的就诊者中,心理障碍的平均患病率为24.2%(中国为9.7%)。而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不高,15个中心的识别率为51.2%,中国上海仅为15.9%,即每6名符合诊断标准的心理障碍患者中,仅1名给出诊断,5名漏诊或误诊,已识别的心理障碍患者仅约半数接受药物治疗。
高未治率的危害 1.增加致残的可能。社会歧视导致患者的病耻感加重和社会隔离,精神病患者常常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卫生服务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慢性化。即使疾病治愈后,他们正常的居民角色仍然被拒绝接受,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被否定,不能与社会交往,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康复、回归社会。抑郁症等在疾病发展期还有很高的自杀风险,这一切均增加了精神疾病致残的可能性。
2.影响社会功能。大多数精神病起病于青壮年,此期正是病人构筑人生道路的起始时期,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严重损害其劳动力。他们过早地停止学业,丧失原有工作,或导致家庭破裂,对其本人、家庭乃至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国内有研究提示,80%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因为患病工作能力较病前下降一半,65%的病人的人际关系及家庭关系受到影响。
3.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加。伴有躯体主诉而未被识别的心理障碍患者,往往要进行许多不必要的检查,服用许多未对症的药物,甚至是无谓的住院治疗。对于医疗投入和医疗资源均十分有限的我国而言,经不起这样的浪费。同时,误诊导致的不适当治疗还延长了病人的痛苦。
目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而大众精神疾病知识的缺乏、对精神病的歧视、对精神科治疗的误解和不恰当的就医方式使得原本就不足的精神卫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精神疾病负担不断上升。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携起手来普及和促进精神卫生”,通过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懂得:关注精神健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精神疾病是脑的疾病,患者及其亲属对疾病的发生不负有责任,有病就应该到专业机构救治,新型精神药物在保持良好疗效的同时,能大大减少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和致残率,增加患者康复、回归社会的可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