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过敏?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22 18:29:42
>>>>>>>>提问哪些食物过敏?包括吃多了会过敏的东西
休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食物过敏现象的发生。比如有人吃鱼、肉、奶、蛋、醋、酒、酱及某些蔬菜水果后,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些我们日常经常接触的食物为什么会引起上述症状呢?食物的过敏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止食物过敏现象的发生?笔者就此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营养医师梁有福。
为何会发生食物过敏?
梁有福告诉记者,食物过敏反应在医学上称食物变态反应,是指食物被人体摄入以后,机体对食物发生了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并可能伴随组织损伤,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食物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反应的机制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种原因。
一般来说,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胃肠功能比较差,肠壁的通透性也比较高,因此容易将一些异体的或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或者可能导致过敏的抗原物质直接吸收进入体内,从而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抗体,这个阶段在医学上称为致敏阶段。当致敏物质再次进入时就会发生过敏,即所谓的食物变态反应。
哪些食物易导致过敏?
据梁有福医师介绍,在我国,常见的容易导致食物过敏反应的食物主要是:在儿童阶段主要表现为牛奶、鸡蛋、大豆等;成人阶段主要为花生、坚果、海产品等。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中所含的过敏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交叉性。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食物过敏的人对另一种食物也会过敏,这是因为这两种食物含有相同的致敏原,从而导致了不同的食物会发生相同的食物变态反应。比如对牛奶过敏的人可能对羊奶也过敏,就是这个原因。食物过敏没有传染性,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他们的小孩对某种食物过敏的几率也比较大。食物进入人体引起变态反应的途径通常是经口食入,这是最常见的途径。当然,对于部分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可能只要接触或者闻、吸都会引起致敏,从而导致食物变态反应的发生。还有其他可能性比较小的途径,比如哺乳或者通过胎盘使婴儿被动致敏。
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据介绍,根据进食与出现症状间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食物变态反应两种,速发型通常发生在进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之后2小时内,症状一般较重。迟发型一般发生在进食后数小时或者数天后,症状相对要轻。由于食物进入人体内接触最早、最多也是最普遍的就是胃肠道。因此,胃肠道是最容易受累的。食物变态反应的临床症状在皮肤表面表现的几率也比较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某人发生了食物变态反应的最直观表现。梁医师说,食物变态反应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粘液样或稀水样便,个别人还会出现过敏性胃炎及肠炎、乳糜泻等;皮肤症状例如皮肤充血、湿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这些症状最容易出现在面部、颈部、耳等部位。有些还可以表现在神经系统,比如头痛、头昏等,比较严重的还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该怎么办?
据介绍,食物变态反应同样也会导致过敏性休克,食物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通常有以下症状:血压急剧下降、丧失意识、呼吸不畅等。一旦发生食物过敏性休克,最重要也是最保险的做法就是首先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同时要注意做好现场的急救。这时首先要让病人平躺,保证脑供血充足,同时要注意病人的呼吸道是否通畅,要通过摆放合适的体位保证其呼吸畅通,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总之,在等待医疗救护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的急救是挽救病人最重要的措施。
食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但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因为食物种类繁多,地区、季节、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现阶段食物变态反应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当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食物变态反应事件的发生,最好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听听他们的意见。
商报链接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一旦发生食物过敏反应,最好也是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到医院咨询相关的科室医生,避免耽误治疗。梁有福针对食物变态反应发生的特点,介绍了几种饮食防治的方法:
第一,避免疗法。不摄入含致敏物质的食物是预防食物变态反应的最有效方法。当经过临床诊断或根据病史已经明确过敏原后,应当完全避免再次摄入此种过敏原食物。比如对牛奶过敏,就应该避免食用含牛奶的一切食物,如添加了牛奶成分的雪糕、冰激凌、蛋糕等。当然,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某人对某种食物过敏,过很长一段时间,再次食入此食物时可能不再发生过敏反应。这是因为在致敏阶段,产生的抗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后,可能已经消耗殆尽,不再会对同一种致敏物质产生反应。但这种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所以应尽量避免再次食入此种食物是最安全的。
第二,对食品进行加工。通过对食品进行深加工,可以去除、破坏或者减少食物中过敏原的含量,一旦去除了引起食物变态反应的过敏原,那么这种食物对于易感者来说就是安全的了。比如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破坏生食品中的过敏原,也可以通过添加某种成分改善食品的理化性质、物质成分,从而达到去除过敏原的目的。在这方面,大家最容易理解、也最常见的就是酸奶。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分解了其中的乳糖,从而使对乳糖过敏的人不再是禁忌。
第三,替代疗法。简单地说就是不吃含有过敏原的食物,而选用不含过敏原的食物代替。比如说对牛奶过敏的人可以用豆浆代替等等。
第四,脱敏疗法。脱敏疗法主要就是针对某些易感人群来说,营养价值高、想经常食用或需要经常食用的食品可以采用脱敏疗法。
脱敏疗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含有过敏原的食物稀释1000-10000倍,然后吃一份,也就是说首先吃含有过敏原食物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如果没有症状发生,则可以逐日或者逐周增加食用的量。但是注意一定要适量,千万不能盲目增加,一定要按照规律来增加食物的量,并在增加的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发生了过敏反应,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则要暂停一段时间,然后从头再来,将每次的摄入量重新设计,减少每次的增量,如此反复。这样经过几周或者几个月,有些原来对某种过敏原过敏的人就可能达到正常人的食用量。采取此种方法,即使逐渐适应食物中的过敏原,也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再次大量食用,以免复发。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婴幼儿阶段不要过早地添加辅食,对婴幼儿来说最好的食品就是母乳,目前主张婴幼儿母乳喂养至少需要6个月。有过敏史的家庭,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要避免食用这些物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造成小孩的被动致敏。如果婴幼儿出现了食物变态反应后,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饮食中去除此食物,想办法用其他的食品来补足婴幼儿所损失的营养物质。
大多数是某些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或血管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常见的有关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2.吸入物,如各种花粉、尘土、烟雾等。
3.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血清、疫苗等。
4.各种感染,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
5.内分泌障碍,月经不调,妊娠、更年期等。
6.物理化学因素,如冷、热、风、光及某些化妆品刺激。
7.动物及植物刺激,如臭虫、螨及荨麻、野葛等。
8.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及免疫功能障碍。
(二)病人表现
多突然发病,先出现剧烈瘙痒,随即发生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红色、肤色或苍白色风团,皮疹迅起迅消,消退后不留痕迹。可于一天内反复多次出疹。皮疹可泛发全身,也可累及粘膜。若消化道受累,可发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少数病人伴有发烧。短期发作即消失者,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荨麻疹。
(三)家庭养护
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寻找过敏原,通过逐渐脱敏疗法,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许多医院已开展用不同食物、药物、动植物等做皮肤过敏试验,或用不同的化妆品、接触物做皮肤斑贴试验而查找致敏因素。荨麻疹患者如有条件,应首先去医院查找致病因素,以便除去或避免接触这些因素。
1.家庭用药
(1)内服药物:常用维生素C 0.2克,每日2次口服。路丁20毫克,每日3次口服。抗过敏药物,常用安太乐25毫克每日3次或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赛庚定2-4毫克,每曰3次口服。顽固者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4次,与甲氰咪呱200毫克,每日4次,联合用药,效果较好。近年来应用的新药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皮损泛发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每日1次。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严重者,应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索0.5-1.0毫升。
(2)外用药物:常用1%酚炉甘石洗剂或1%博荷酊外涂,每日3-4次。
2.中药及偏方
(1)地肤子、浮萍各30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 l剂。
(2)桃树叶、艾叶各30克,白矾15克,食盐9克,煎汤洗浴,每日1-2次。
(3)苍耳子,荆芥,防风各15克,葱白1根,水煎服,每日1剂。
3.营养和饮食
宜进清淡饮食,忌鱼、虾、蟹、羊肉、酒类等辛辣刺激食物。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对可疑致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则可引起皮损显著增多,瘙痒剧烈。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果导片2片,每日2-3次安番泻叶适量开水冲饮。
4.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放花卉,也不应该喷洒来苏,敌敌畏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
5.病人在做脱敏治疗时,一定要在医院进行,同时要准备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非那根,地塞米松及氧气等,以便及时抢救。
6.司机、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禁用扑尔敏、苯海拉明、安太乐等抗过敏药物,以免因头晕、嗜睡而出现事故。
(五)预防常识
1.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植物及化学物品,减少过冷、过热及日晒的刺激。
2.保持生活规律,精神愉快,积极治疗胃肠及内分泌疾病。
3.尽早除去体内感染病灶,如抗感染、除蛔虫等治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