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丹的知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17:38:27
>>>>>>>>提问林丹穿多大号的鞋 脱鞋以后因为出汗变色了吗? 他是不是汗脚丫子
>>>>>>>>休闲养生网回答:
1627年,“战略常败将军”林丹汗在经营左翼完全失败之后,转向蒙古右翼,林丹汗向灭亡迈了一大步,更给右翼特别是喀喇沁造成无法回复的创伤。甚至可以说让蒙古失去了在历史舞台表演的根本资本。-,n
蒙古右翼在当时无异是最人多势众、最富裕的一支蒙古势力,已经与明互市半个世纪,更从俺答汗父辈开始经营五代已近百年;有土默特、鄂尔多斯、哈喇嗔(包括蒙古军旅强支永谢布)三万户;有近邻友好的内喀尔喀五部;又有往流蒙古四万户的部分势力如阿巴噶部;还有1544年俺答汗新征服的乌梁哈三卫从属于哈喇嗔。乌梁哈三卫在明初曾是与蒙古六万户、往流四万户、瓦喇西蒙古并列的四支蒙古实力集团之一;虽从属于哈喇嗔,但力量绝不容低诂。
林丹欲以察哈尔一万户攻击整个蒙古右翼,虽然极为不智,但从战略上却象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一样,需要奇袭速战,且要快速消灭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于是驻牧在开平周围的哈喇嗔十大营和永谢布首当其冲。nL%
虽然牧风非常之厌恶,这极为残酷和血醒的“历史悲音”,但几十万蒙古人自相残杀的血又凝聚起来要说话。察哈尔与蒙古右翼相残之战可粗分三阶段:林丹的进攻阶段、两军相持阶段、蒙古右翼的反攻阶段。休 闲 居 编 辑
1627年三、四月至1627年年底林丹的进攻阶段,突袭哈喇嗔与土默特/
1627年三、四月,林丹西征兵10万大军的兵锋直指开平,《明实录》载:“……乃插酋(察哈尔)与把汉哈喇慎一枝讲讨人马不遂,心久怀仇。俄拥兵压哈喇嗔之境,诸虏情急求援。” 求援选错了对象,明内乱尚自顾不暇;何况林丹是明借以御满的一支力量。NS[
数月之间林丹迅速越过哈喇嗔牧地。10月,林丹阳称报仇,遂杀哈喇兔,直抵杀虎堡,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此时,哈喇嗔诸部多溃散或入边内避之。至此,林丹汗连续击溃哈喇嗔、土默特两大部落,接下来又剿杀途经的余部。12月,“插汉虎墩免憨(察哈尔林丹汗)驻独石塞外归开平所协赏”且“东侵丰州滩,套虏尔勤吉能告援。” 1628年初,两军相持阶段
右翼汗(明载的顺义王)卜失兔与哈喇嗔大营之主老把都之孙、哈喇嗔大部的酋长布彦(也译白言、巴音、白音等)台吉等结合右翼情况,开始组织抵抗并分兵反攻。正面是正在做战的哈喇嗔永谢布残部与土默特残部,其后援是从属于哈喇嗔的以苏布地为首的尚未波及的朵颜三十六家部落之众。以尚未波及的鄂尔多斯万户为主的右翼联盟军主力,直捣察哈尔林丹的后路。
1628年正月,察哈尔军纵横开平一带。“插部拥众而来,簿我宣云边外,蚕食七庆台吉。”从这段明载史料中可见永谢布之七庆台吉这枝,正面抵抗之顽强。但察哈尔军后路此时已被抄。`)7&
1628年2月,天聪二年二月,“苏布地、杜棱古英、朵内衮济、诺干达喇、万旦伟征、吴尔赫贝勒塔布囊等以书来奏曰,察哈尔汗不道,伤残骨肉,太宗皇帝(即清皇太极)与大小诸贝勒俱知之。我喀喇沁部落被其欺凌,夺去妻子牲畜。我汗(明载的顺义王卜失兔)与布彦台吉、博硕克图汗、鄂尔多斯济农同雍谢布及阿速忒、阿霸垓、喀尔喀诸部落合兵,至土谢图部落格根汗越城地方,杀察哈尔所驻兵四万人,我汗与布颜台吉率兵十万回时,复见察哈尔兵三千人,赴张家口请偿,未得而回叹尽杀之”。这就是残酷的“赵城之战”的主战结果,更是战争的转折。q8u[AA
1628年3月,正面林丹兵锋仍盛,灭七庆台吉之后,“插汉虎墩免憨杀那木儿台吉。” 那木儿台吉即五路黄台吉,俺答汗孙,统率所部的敖卜言台吉。于是土默特又覆灭一强支。t5-cE
?铁血论坛 -- 铁血军事综合论坛 +Z"=e
1628年四五月以后,蒙古右翼的反攻阶段s;%=
1628年四五月,开平周围的哈喇嗔部已被林丹所平,林丹又深入朵颜卫境,但其主力失利从这时开始。R?d0
1628年4月,“崇祯元年四月戊午,朵颜三十六家部落与插汉战于旱落兀素(hara wusu即黑水意),胜之,杀获万计。蓟辽都臣张风翼奏闻。”iG
1628年5月,“崇祯元年五月己巳,朵颜卫夷目酋束不的即长昂孙,三十六家同伯彦阿亥等部与插汉虎墩免憨战于敖木林。插汉失利,杀伤万余人。”Q1}sr]
至此,在文载可查之三战中,林丹十万军就已失六万余。“敌死一千,我亡八百”,何况在初期被打的措手不及,而尽亡数部。蒙古兵精锐尽耗于此!彻底失败于此!以何力与明或清争锋?L)
?铁血论坛 -- 铁血军事综合论坛 WQA`N
不要说此时满清之主是刚按息内部后,初掌大权急需外战以减少内部矛盾的皇太极,换成林丹也会于此时出手。皇太极之精明也于此尽显,不是全视为敌而攻,拉一个打一个,既少树敌,又可扩充实力。“哈喇嗔”十大营惨遭灭部,积仇最深,也就自然成为攻击察哈尔部的主力。从皇太极所编的蒙古八旗尽出自“哈喇嗔”可见,从蒙古八旗编制之初人数之少更可见其部被攻之残,而以那么少的人数而分编八旗,可见其皆为百战而余的以一挡百之精英。当然被征服的察哈尔部多分于其下为奴,也是游牧部落之历史习惯所决定的。所以蒙古八旗中,不少是察哈尔部众但其首领却是与之有灭部之仇的“哈喇嗔”人,所以满清会特别信任这少而精的八旗军。但这八旗的亲信兵多是“哈喇嗔”遗众,更多是从察哈尔部之中救回的战俘与家属。把其简单的视为察哈尔蒙古,是对灭亡的哈喇嗔十大营与永谢布的彻底否定。但今天确有自称为喀喇沁的人把许多原哈喇嗔的蒙古后裔说成察哈尔部。那“喀喇沁“的悲情何时得张?!dy1*
朵颜三十六家部落,虽然伤亡不大,但从此以其所属的“哈喇嗔”即“喀喇沁“之名延续至今。当然其众,确实不乏从察哈尔部之中救回的“哈喇嗔”战俘与家属。牧风家族虽是朵颜三十六家部落首领苏布地的后裔,但愿将喀喇沁文化永远传承,因为蒙古统一时的始祖“者勒篾”就是“喀喇沁”一词所源的“箭筒士”之长官。J%~d{
乌梁海部族仍在,图瓦共和国与俄罗斯另一乌梁海蒙古自治邦、新疆乌梁海、蒙古国之科布多乌梁海蒙古。此外,还有散处世界各地的乌梁海之众。l}
乌梁海人将努力宏扬乌梁海与喀喇沁文化,这也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c
史称的“哈喇嗔”是蒙古统一时的亲卫军;是元时环大都的蒙古五卫精锐亲军与钦察卫、阿速卫、康里卫、唐古特卫等十卫亲军;是北元和元亡后蒙古右翼环上都的十大营。因为入选之严格,此部一直是精锐所聚,而精中之精是强大的永谢布。哈喇嗔在16世纪乃至17世纪初都属于蒙古右翼,而察哈尔根本就是蒙古左翼。在俺答汗入青海留居的即主要是此部一部分:火落赤(豁儿赤,即箭筒士,最初的蒙古大汗亲卫军)和永邵布,他们也曾成为青甘地区黄河两岸的主人。\
察哈尔部是强大而勇武的,只是林丹太似吴三桂。山海关守兵之精与强,却都扑向了自己的同胞;林丹的西征后果就是将察哈尔部精锐损失多半,更将蒙古右翼锐消耗怠尽。后面的满清在蒙古才向在明境一样,捡了许多不必满清兵将血仞的众大胜利。正因为是同胞,谁也不设防,才伤亡更大,更残酷!
当“喀喇沁”在俺答汗系掌管百余年后,被林丹汗重创,不但“喀喇沁十大营”之一“永谢布”永远消失于史,喀喇沁军大部都死于刀枪、铁蹄之下,部民多为察哈尔所夺,并控制两三年;“喀喇沁”余部与蒙古右翼联军奋起反击,并战败察哈尔,三战亡察哈尔十万军之六、七万,三战之后,清军也趁机加入攻杀察哈尔军,察哈尔军几乎死亡将尽。于是历史“错记”:原“喀喇沁”和“察哈尔”的大部余民共同冠以“蒙古八旗”兼“察哈尔”之名,喀喇沁十大营的数万勇士及与其对杀的察哈尔十万军兵却从此混于一名,也许这是化解民众仇杀于无形的一种手段,这是满清统治的“错记”大智慧。原隶属于“喀喇沁”大营的“朵颜三十六家部落”冠以“喀喇沁”之名;朵颜三卫被俺答汗征服并隶属“喀喇沁”大营后,自此完全以“喀喇沁”之名面世。朵颜三十六家部落之主恰是乌梁海氏“者勒蔑”的后人,重新走回祖先所掌部众之名;《蒙古秘史》225节载,者勒蔑之子“也孙帖额”为一万护卫军中的箭筒士之长;拉施特史集也载,者勒蔑之子为箭筒士之长,只是名非“也孙帖额”。这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但乌梁海或朵颜三卫却永远消失与史。
部分研究者先入为主的认为是一战,而认为各方所记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伤亡之战,是各方之误,可历史岂可乱写?如此重大战事,时间、地点、人数伤亡怎么会相差如此之多?明清双方都未参与,谁又会虚记报功?另一方面,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总需要一个过程,林丹汗一直攻势如洪,岂会一战即不可救药?以察哈尔之十万军之勇,以蒙古右翼的百年经营,哪一方也不会一战即溃,虽然相残十分血腥,但这是历史!
喀喇沁十大营的数万勇士,还有察哈尔十万军兵的“冤魂”,只能找发起民族内战的林丹汗去算账。林丹不自量力的挑起本民族内部战争,伤残本族人民,是永远的民族罪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