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狮头鹅的规模饲养方法是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18:10:59
>>>>>>>>提问肉用狮头鹅的规模饲养方法是什么?
>>>>>>>>休闲养生网回答:
狮头鹅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种之一,10周龄公鹅体重达6~7千克,母鹅体重达5.5~6.5千克。狮头鹅在澄海已有200多年的饲养历史,经过长期的提纯选育,已形成独特的澄海狮头鹅种群。澄海饲养狮头鹅已从零星散养向规模化饲养发展。2002年全市出栏肉鹅398万只,产值1.93亿元。现将狮头鹅的规模化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一、狮头鹅的生长习性与饲料特点
雏鹅生长迅速,饲料转化效率高,4周龄公雏平均体重2.0~2.5千克,料肉比(1.5~1.6):1;母雏平均体重1.8~2.2千克,料肉比(1.55~1.65):1。育雏期应提供全面足够的营养供给,使雏鹅迅速生长。小鹅(5~8周龄)消化器官开始发达,消化道容积日渐增大,粗纤维利用率高,可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比例,促进消化道容积增大,培养鹅的粗饲性,为后期的肥育打好基础,同时降低饲料成本。随着日龄增大,料肉比也相应降低。当全身羽毛长齐,肉鹅的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就应适时上市。如果继续饲养,鹅的食欲将稍为下降,并转入第二次换羽,长膘严重放缓,产肉效益降低。
雏鹅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弱,对环境适应性差,应加强育雏期的保温调湿工作。温度太低,鹅的抗病力降低,易受寒感冒,消耗的能量大,对生长不利。温度太高,鹅会开始串动、“出汗”、喝水,一旦遇冷又易着凉。小鹅喜睡,喜挤群堆积,易受惊,因此应使用防护栏(竹栅)将鹅舍分隔成面积约10平方米的小格单元,防止鹅只因大量堆积而发生压死或窒息死亡。从小鹅阶段开始,鹅就喜欢游水,游水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食欲、加速羽毛发育,对生长发育极为有益,因此应为鹅只下水游泳提供合适场所。狮头鹅易于建立简单的条件反射,合群性强,适于规模饲养。休 闲 居 编辑
二、鹅的饲料与营养
鹅的精料指配合饲料;青料即是青绿饲料,主要包括黑麦草、玉米草、柱花草等;粗饲料主要是稻谷壳。鹅的主要营养需要量与饲料参考配方见表1、2。
三、鹅舍的搭建和设备安装
鹅舍一般应建在地势高、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方,排水良好;附近应有清洁的沟渠或池塘等水源,方便鹅游水。鹅舍一般分为育雏舍、育成(小、中鹅)舍和运动场。如条件许可,可将运动场延伸至水面。
1.育雏舍的建设 规模饲养,雏鹅育雏一般采用网上育雏法,即在育雏舍内搭建网床进行育雏。育雏舍采用一般密闭禽舍,大小视饲养规模而定,以利于保温、通风、防漏、防鼠害。网床可以建成单层,也可建成品字形双层结构。网床用角铁焊成网架,用1.7厘米×1.7厘米的铁丝网铺设。网床高约40~50厘米,宽120厘米,长度按饲养规模而定,但应用铁丝网分隔成150厘米为一长度单元,减少雏鹅堆积挤压,便于饲养管理。网床离地40~50厘米,各个网床间可单独搬动,方便日常操作。网床下面铺设略为倾斜的水泥地板,利于清洁卫生。
表1 肉用鹅营养需要量
营养成分 单位 0~4周 5~8周 9~10周
粗蛋白 % 16~17 13.5~14.5 12.5~13.5
代谢能 MJ/kg 11.83~11.87 11.75~11.79 12.54~12.62
粗纤维 % 3.80~3.86 3.89~3.95 3.03~3.09
钙 % 0.80~0.84 0.79~0.83 0.57~0.61
可利用磷 % 0.36~0.38 0.34~0.36 0.26~0.31
表2 肉用鹅饲料参考配方
原料 0~4周 5~8周 9~10周
饲料
玉米(%) 60 63 75
麦皮(%) 16.7 21.2 10.2
豆粕(%) 21 13.5 13
鱼粉(%) 0 0 0
骨粉(%) 1.2 1.2 1
壳粉(%) 0.3 0.4 0.2
磷酸氢钙(%) 0.6 0.5 0.4
食盐(%) 0.2 0.2 0.2
添加剂
多种维生素(g/t) 200 200 200
微量无毒添加剂(g/t)500 500 500
蛋氨酸(g/t) 800 500 800
赖氨酸(g/t) 100 1000 800
育雏保温一般采用红外线灯或炭火。可在网床间拼接处距网面50厘米上方挂红外线灯,灯顶装伞形灯罩,或在网床一侧通道安设炭灶。这样设置热源可让雏鹅感到冷时靠近热源,感到热时远离热源。安设炭灶应同时安装烟囱,以利燃烧产出的废气能及时排出舍外。
每个网床可放1~2个自动饮水器,1~2个精料槽。7日龄内的雏鹅可在网床上铺织塑布,利于雏鹅喂食。
2.育成舍的建设 采用开放式的简易禽舍,一般与运动场相连。禽舍建筑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参照饲养密度而定),但须用60厘米高的竹栅将鹅舍横向隔成约10平方米的小隔,减少鹅只随处跑动或发生挤压。鹅舍建成水泥地面。
运动场可部分用遮光网遮光或种树,利于防暑降温。料槽安放的数量与位置以鹅群同时进食不发生拥挤为度。
四、育雏管理
1.温度与湿度 进雏前应将育雏舍内升温至30℃,第一周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温度下降2~3℃,直至降至20℃左右进行常温管理。为保持雏鹅有平稳的温度,可用麻袋围在网床四周或顶部进行保温;也可将麻袋铺在网面,供鹅休息,但注意要勤换垫料,以防受潮。雏鹅体内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又易发生下痢,因此湿度应保持在60%~70%。10日龄后体重增加,呼吸和排粪量也增多,育雏舍内易潮湿,湿度应控制在55%~60%。当鹅叫声拉长,挤在一起,表示温度太低;当鹅叫声杂乱,仰头串动,表示温度过高。最适的温度状态是鹅只在网床上均匀分布休息。测温时温度计应与网面同一水平面。温湿度的调节一般通过产热源及开闭门窗来实现。
2.饲养密度 15日龄内15~20只/平方米网面,15~30日龄10只/平方米网面。
3.饮水与采食 雏鹅饮水采用自由饮水。第一次饮水应在雏鹅上网后半小时,人工逐只加以辅助。通常在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促进鹅体新陈代谢。上网后6小时即开始调教食料,可用浅红色塑料布铺在网上,将饲料撒在上面,诱鹅啄食。饲喂次数从每天6~7次递减至转舍时的每天3次。整个育雏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但前7天应增加切碎青料量,防止雏鹅失水。
4.通风换气与离网锻练 通风换气可于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注意舍内温度变化须控制在2~3℃范围内,防止鹅受凉,同时结合清洁卫生。雏鹅饲养至20天左右,舍外气温暖和就可下地户外锻练。一般开头2天在中午下地,以后扩大至白天在地上生活,夜间上网。下地锻练对提高雏鹅的适应能力作用很大。雏鹅一般育雏25~28天即可转入育成舍。
五、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
1.日常管理 小鹅可全天在户外活动,如果阳光充足,则让鹅自由下水游泳,晚上赶回舍内休息。若遇冬春气温较低,对25~35日龄的小鹅需用红外线灯保温,使舍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35天后小鹅体温调节能力增强,夜间控制好门窗,保持通风良好,气流不宜过速。经常查巡鹅舍,使鹅只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挤压。5~8周龄仔鹅舍内饲养密度10只/平方米,9~10周龄仔鹅舍内饲养密度6~8只/平方米。
2.饲养管理 为方便管理和减少鹅只堆挤,一般可按400只一群,分开管理。30日龄后鹅生长发育还是很快,消化器官发达,青粗饲料利用力强,可加大青粗饲料的投饲量,降低饲料成本。30~50日龄又是鹅长骨骼的时期,通过粗饲,使鹅躯体增大,为后期肥育打好基础。25~30日龄可在精料中加入稻谷壳20%(按总体积比),30~40日龄可加入稻谷壳30%,40~55日龄可加入稻谷壳40%。30~55日龄日喂3次,以每次基本吃完为宜。饲养应该达到:鹅只健壮,体型适中,下腹空盈,体格大,食欲旺盛,羽毛干净有光泽。如果下腹充实、脂肪沉积多,就应增大粗料投放量,减缓脂肪沉积;食欲减退则应增加青料量,促进食欲。
55日龄鹅即进入育肥期,这个时期应增大饲料中能量比例,使鹅迅速沉积脂肪,体重增加,提高饲养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肉质风味(肌纤维间脂肪含量多,肉质滑嫩,味道鲜美)。精料中只加入30%稻谷壳,青料的用量以能维持鹅的食欲即可。
六、疫病防治
狮头鹅较其他禽类抗病力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小鹅瘟、大肠杆菌病、鸭瘟、巴氏杆菌病等。常用的免疫程序为:第1日龄注射小鹅瘟蛋黄抗体1毫升(母源抗体高可不注);7~10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活疫苗1~2羽份;15~20日龄注射大肠杆菌、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菌苗;28~30日龄注射鸭瘟弱毒活疫苗20~25羽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