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方?
人气:
23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9 21:23:38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上海医科大学 吴兆龙教授) 休闲居 编 辑
肾炎为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有的病人过去有急性肾炎史,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有的病人的肾脏炎症从开始即为隐匿性,病人无明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炎症呈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由于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样。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毒症
【处方】
1.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2.有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龋齿时应及时诊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本病复发或活动的诱因。
3.浮肿明显、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补充蛋白质饮食。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公斤体重0.6克(每瓶牛奶约含6克蛋白质,每只蛋约含6克蛋白质,每50克米饭约含4克植物蛋白质)。
4.有水肿、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应进低盐饮食,每天摄盐应少于5克(1钱),约一粒蚕豆大小。
5.避免服用含非那西丁一类的解热镇痛药及其他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6.经常检查尿液,如尿中红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要卧床休息。
如何诊断慢性肾炎?
典型的慢性肾炎诊断不难,一般为青年男性多见,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有尿检查异常,常有蛋白尿,可伴有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亦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详见第68条。
慢性肾炎病人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1)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慢性肾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应鼓励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2)休息和工作:患者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炎,在开始阶段,不论症状轻重,都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3 个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活动量应缓慢地逐渐增加,以促进体力的恢复。凡存在血尿、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或高血压者,或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和积极治疗。
(3)饮食: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入量,每日以2~4g为宜。高度水肿者应控制在每日2g以下,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再逐步增加。除有显著水肿外饮水量不应受到限制。血浆蛋白低而无氮质血症者应进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60~80g或更高。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总量,每日40g以下,供给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总热量应在0.146kJ/kg体重左右,饮食中注意补充营养及维生素,水果及蔬菜不限量。
慢性肾炎的一般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包括休息,防止吃盐过多,适当限制蛋白质食物,利尿减轻水肿;降低高血压,预防治疗心力衰竭等。
注意不要选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等,应给予有效的利尿、降压药物,必要时可用激素和其他药物治疗。适当应用营养保护肾脏的药物,如肌苷、ATP、细胞色素C等。利尿,降低高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是治疗的重点。
怎样防治引起肾损害的一些因素?
对慢性肾炎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以免加重、甚至引起肾功能急骤恶化。应非常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肾毒性和(或)易诱发肾功能损伤的药物,如庆大霉素、磺胺药及非固醇类消炎药等。
对有高脂血症、高血糖、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及时予以适当治疗,防止上述因素加重肾脏损害。
慢性肾炎是否可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
国内外对慢性肾炎是否应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尚无统一看法,一般不主张应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尿蛋白≥2.0g/24h,病理类型为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轻微病变等,如无禁忌症,可试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无效者逐步撤去。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可分为几个类型?
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慢性肾炎分为四个证型,凡具备任何三项者,即可辨证为该型:
(1)肺肾气虚:①面浮肢肿,面色萎黄;②少气无力;③易感冒;④腰脊酸痛;⑤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2)脾肾阳虚:①浮肿明显,面色苍白;②畏寒肢冷;③腰脊酸冷或胫酸腿软,足跟痛;④神疲、纳呆或便溏;⑤性功能低下或月经失调;⑥舌嫩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①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②头晕耳鸣;③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