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31 08:18:12
>>>>>>>>提问缺营养吗?
>>>>>>>>休闲养生网回答:
对于痧,中医的看法认为是由于酸痛形成淤痧(血滞)的累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一般常说的「血路不通」;西医也有类似的症状探讨,只是将中国人熟悉的「痧」改称为「凝血块」,若因血液内杂质过多或其它因素而使得血管壁附著大量凝血块;造成血管通道变窄(即血路不通),在血液流量相同的前提之下,势必造成血管的膨胀,血管膨膨到轻微压迫到临近的神经时,该部位会感觉酸;再压多一点便逐渐产生疼痛,一直到神经被完全压迫住就比较没有感觉了,所以酸痛的症状都有类似的发病-酸、抽、痛、麻。
莎又称痧气、痧胀。临床上以突然头
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
肢挛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或于肘窝、□窝、颈前 休 闲 居 编 辑
两旁常见青紫痧筋为特征。常见于夏暑季节,其他季节
也偶有发病。如证情严重,必须及时救治。治宜以逐秽、
祛暑、化浊、开窍、除湿为原则。
治疗痧症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种:①外治法。即痧
在肌肤,可采用刮痧方法(用磁碗口边,或用手蘸食油或
盐水,在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或胸腹部,或颈项自颈
至肘窝等部,自上而下,自内向外,沿上述部位轻刮或轻
捏,至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为止);痧
在血络,可采用刺痧方法(用三棱针在委中、曲泽、金
津、玉液等有紫青痧筋所在的穴位。或选十宣,直刺放
血)。②内治法。即痧在肠胃,内服汤药。③内外兼治
法。即痧气肆行,不拘表里,内外证均见者,则诸法兼
用。
痧症有寒热、轻重的不同。辨证时,应结合发病季
节和发病原因,以辨明寒证与热证为要点。常见的痧症
有:①热痧。由于暑热秽浊内阻,病变以经脉胃肠壅闭
为主。证见突然脘腹闷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口有
酸腐臭味,发热头痛,身热不宁,四肢酸楚,或筋脉拘
急,舌红苔黄,脉数而濡。治疗以清热、除秽、解痧为
原则,常用连朴饮加味,可选用黄连、山栀、厚朴、半
夏、菖蒲、豆豉、芦根等药味。若发热较甚,治宜清热
解毒、化浊除秽为主,常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药选滑石、
茵陈、黄岑、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
蔻仁、藿香。②寒痧。寒湿中阻,以致阳气被遏,升降
失常。证见突然腹胀,腹痛,喜按喜暖,呕恶,肢冷麻
木,唇青舌紫,神倦短气,面色苍白,舌淡脉微。治宜
散寒除湿、芳香开窍,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若兼夹暑
湿者,可用新加香薷饮,或黄连香薷饮加减。③绞肠痧。
暑湿之邪阻遏中焦,以致气机闭塞,上下不通,出现肠
中绞痛等症,属痧症之重证(见霍乱)。
痧症病人在急救时应保持空气流通,特别是暑热阻
遏的病人,宜保持凉爽。痧症病后饮食宜清淡,以利于
脾胃正常功能的恢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