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疾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06 10:51:53
夏天是疾病易患的季节,下面簡單扼要的介紹夏季常見到的一些醫療問題,俾提供大家預防保健之道。
急性腸骨炎(食物中毒):夏天季節食物,容易腐敗不易保存新鮮;因此若吃到受各種微生物污染的食品,極易造成上吐下瀉、腹痛、發燒等急性腸骨炎的症狀。常見的是喜慶宴會時吃到受腸炎弧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污染的海鮮,以及其他不潔的冰製品等。所以夏季預防急性腸骨炎最佳之道是不吃生冷食品,所以食物最好煮熟後再吃,並力行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休 闲居编 辑
環境熱傷害:包括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等。其原因不外乎是激烈運動或是暴露於較長時間的高溫環境,造成體溫失常、水份及電解質失調、排汗異常。
中暑:
是因腦部受到熱傷害,而致意識狀況改變,體溫會上升至攝氏四十一度以上,常因體溫調節衰竭而致無汗。臨床症狀可能有頭昏、虛弱、噁心、嘔吐、意識混亂、視力障礎、血壓偏低(休克)、抽筋、昏迷。治療方法是儘速於一小時內將體溫降下(降至攝氏三十度),以減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蒸發散熱是快又有效且容易做到的急救方法。病患應置於陰涼處,最好是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最好採側躺姿態,或其他能暴露出最大皮膚表面積的姿勢來通風散熱,絕不可以用冰水泡澡,務必要能使病患恢復出汗,並能自行調節體溫為止。
熱衰竭:
持續高溫流汗,過量鹽份流失及不適當的水份攝取,導致熱衰竭、脫水、鈉排空或等張體液流失,伴隨血管系統的改變。臨床症狀可能有極度口渴、虛弱、噁心、頭痛、疲倦、意識混亂、中心體溫超過攝氏三十八度、脈博速率增加、皮膚溼冷、面色蒼白、常伴隨有熱痙攣、熱昏厥現象。治療方法是病患應安置於陰涼處,並給予足夠水份及鹽份(淡鹽水),病情較嚴重者送醫,接受靜脈注射補充生理食鹽水,且至少有二十四小時休息。
熱痙攣:
大量流汗後補充水份,未將流失的鹽份補充,造成鹽份的排空,導致緩慢且疼痛的肌肉收縮,接著嚴重肌肉痙攣,持續一至三分鐘。治療方法是將病患移到涼爽處,並給予鹽份補充(純一公升水加九分滿茶匙的鹽),讓患者服下,宜休息三天。
熱昏厥:
因高溫導致皮下血管擴,接著造成系統性及腦部低血壓,而呈意識混亂、皮膚溼、脈博微弱。治療方式是先讓病患躺下,冷卻散熱,若病人已清醒,可直接由口中補充液體。
要預防環境熱傷害,可從補充適量的鹽份及水份,有良好的通風環境、避免於高溫(烈日)環境中暴露太長的時間著手。
毒蛇咬傷、虎頭蜂螫傷:夏季來臨,各種爬蟲類動物,尤其是毒蛇活動頻繁。萬一不幸被毒蛇咬傷時,請勿慌張,記住該毒蛇的特微,最好能活捉或加以擊斃,可在被咬傷的患肢處,用止血帶壓迫,然後帶著蛇屍,儘速至最近的醫療院所,施打適當的蛇毒血清。。野外活動時,女性最好不要使用太濃烈的香水等化妝品,以免受到虎頭蜂攻擊。若螫傷時,應立即離開原地到較安全的地方,以避免受到更多虎頭蜂群的攻擊,甚或迅速就醫,以免危及生命安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