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罐疗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02 15:08:25
小儿药罐疗法是将竹罐投入药汤内加热,排除罐内空气,使竹罐紧紧地吸附在患儿体表穴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源于拔罐法(又称“筒吸法”)。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学会利用兽类的犄角制成杯罐状,吸附在疮疡的表面以拔去脓血,其时称为“角法”,专治外科疾患。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和提高,拔罐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工具亦不断改进,有陶罐、竹罐、铜罐、铁罐、玻璃罐等。拔罐主要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加热以排除罐内部分气体,罐内形成负压而使罐口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可分为火罐法与水罐法两大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水罐法的基础上加入中草药,使竹罐与药汤同煮,取出拔在有关腧穴上,用以治疗小儿喘症,从而形成了本疗法。
休 闲 居 编辑
[基本内容]
一、操作
取麻黄、前胡、黄芩、防风各6克,半夏、杏仁、威灵仙各9克,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将药装入布袋,扎紧袋口,以文火煎煮。把竹罐罐口朝下放入药汽内同煮沸2分钟,当罐内充满沸腾的热药水气时,用镊子迅速取出竹罐,甩净或用干毛巾吸附沸水滴,随即紧扣在患儿背部裸露的双侧肺俞穴上。此时,由于罐内负压而使药罐紧紧地附着于体表穴位上。如手法不得当,竹罐松动脱落,可再拔1次,然后覆盖衣服保温,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起之。起罐时注意先用左手食指在沿罐口的皮肤处向内下方轻按,待外面空气进入罐内进,方可用右手向上提起竹罐,切不可生拉硬拽或旋动竹罐而造成皮肤损伤、疼痛。
二、治疗机理
咳喘之症,多由感受风邪,痰湿内阻,肺失宣肃所致,麻黄、前胡宣肺降逆,半夏、杏仁止咳化痰,黄芩、鱼腥草、大青叶等均能清热消炎,诸药合用,共奏宣肺豁痰、平喘止咳之效。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转注之穴,具有宣通肺气、止咳化痰之功,为治疗肺脏疾患的重要俞穴。拔罐法本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用充满药气的竹罐吸附在肺俞穴上,使肺脏气血通畅,而药气通过肺俞肌肤的吸收、渗透,同时促进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中药和穴位的作用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而能平喘止咳。
[临床应用]
一、风寒咳喘
症见咳而上气,喉中痰鸣,痰白清稀,苔白腻,脉弦滑,或兼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风畏寒等症,即属风寒型咳喘。治疗时除肺俞穴外,可在璇玑穴加1药罐,以温化寒饮。
二、风热咳喘
症见咳嗽气促,痰黄粘稠,咳吐不爽,咽红肿痛,汗出口渴,舌质红,脉滑数,或兼有发热恶风等症,是为风热型咳喘。治疗时除肺俞 穴外,可在大椎穴加1药罐,以清热肃肺。
若肺部听诊哮鸣音明显者,治疗时可在两侧定喘穴加拔二罐,以加强其平喘作用。咳而痰多,胸痞不舒者,治疗时可在两侧丰隆穴加2罐,以清肺豁痰。
[注意事项]
1、咳喘者忌风,故治疗应在室内进行,室温保持在20℃以上,以免患儿脱衣受凉后加重咳喘。
2、拔罐时患儿体位应舒适,可俯卧在家长膝上,较大患儿也可取坐位,裸露项背。医者先用手抚摩拔罐处,使肌肉放松舒展。如肌肉紧张或体位不平,易使竹罐松动脱落。
3、须甩净或拭干沸水滴,方能扣在腧穴上,以免烫伤皮肤。
4、药罐从按入药汤至扣上皮肤,罐口必须始终朝下,医者须动作迅速,不使外面空气进入,才能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
5、留罐时间一般10分钟,婴幼儿可留罐8分钟,较大的患儿可留12分钟。留罐时间过短则功效不达,留罐时间过长恐损伤皮肤,影响治疗。
6、若拔罐后发现皮肤受损,出现水泡等,轻者可用龙胆紫外涂,重者可先用消毒针挑破水泡,让水液流出,再涂上龙胆紫。
7、凡拔罐处皮肤已破损,或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本疗法。
[按语]
本疗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治疗时可免针药之苦,又无副作用。在医疗条件不完善的农村、山区更有其应用推广的价值。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