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春季"上火"?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5-10 12:58:10
>>>>>>>>提问
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变暖,时冷时热,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人们普遍出现“上火”。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上火”在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唇舌肿痛、咽喉不适、疼痛。天气炎热干燥,过食辛辣煎炒食物,长时间讲话,也常常引起脾胃伏热、心火上炎,导致口腔溃疡,牙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有口气、长青春痘等。
上火来源一般有四类:即青年人易发肝火、中年人易发胃火、老年人易发虚火、妇女易发心火。其中青年人上火现象尤其普遍,而且其症状突出表现为长痘。
蓄积了一冬天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易引起内热而生肝火,继而口苦咽干,眩晕头胀,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便秘尿赤。
中年人往往因为事业以及家庭压力大而伤肝化火,火邪及胃,易发胃火。表现为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热汗出,头晕目眩,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对付胃火,选用当归制大黄、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
老年人在春天肝阳旺盛,因为肝肾同源,所以容易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阳痿早泄盗汗,口渴。
妇女在春天情绪极不稳定,特别是更年期妇女,易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
如果不认真对待“上火”,还将会引发其他一些疾病,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清火防火很有必要。
要避免“上火”,首先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定时定量进餐,不为赶时间放弃一顿,也不为一席佳肴而暴饮暴食。其次,多吃“清火”食物,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少吃酸味,不宜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以及辣椒、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多吃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以养肝健脾和胃,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禁忌大辛大热及海腥类食物,以免“火”上浇油。而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可以口服各类清凉冲剂,如夏桑菊冲剂、金菊冲剂等对“清火”也很有效。还有,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受到刺激而“上火”。如果“上火”症状比较明显,一周以上还没有好转,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火”药物。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