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艾滋就必死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3-21 13:12:58
>>>>>>>>提问
回答的真快,那有药物治疗是怎么延长生命的啊。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 闲 居 编 辑
艾滋病的潜
伏期(指从感染HIV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8~10年或更长,艾滋病的窗口期(指HIV感染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根据细胞免疫缺陷程度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一般将艾滋病分为以下三期:
1.急性HIV感染: 约有1/3~2/3感染者在感染HIV后2~6周内发生。表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病人有头痛、皮疹、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周围白细胞总数及异性淋巴细胞增多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一般持续3~14日后完全恢复,少数感染者的低热和淋巴结肿大可能性持续数月甚至更长。在此期间,亦可有急性HIV脑膜炎表现。
2.无症状HIV感染: 亦称临床潜伏期,半年至10年多不等,少数可达20年以上。无HIV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体力同正常人。仅少数可有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CD4 T 淋巴细胞正常,CD4/CD8比值正常,血清抗HIV抗体阳性。
3.艾滋病期: 约1%HIV感染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的机体免疫力功能缺陷,患者持续不规则的低热.厌 食乏力,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逐渐消瘦而致恶病质。
艾滋病的皮肤表现有多种多样,可以是肿瘤性、感染性、变应性或不明原因的。可分为条件致病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两大
类,其表现与其它各个脏器损害是一致的,主要与其免疫异常的机理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皮肤表现往往出现得比较早.(1)条件致病性感染或变应性皮肤损害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有脂溢性皮炎,丘疹瘙痒性皮炎,干皮病,带状疱疹,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皮肤和指甲的真菌感染,其它少见的皮肤表现还有:脓疱疮、蜂窝组织、药疹、色素沉着、少年白发、弥漫性脱发、全秃、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环状肉芽肿等.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荨麻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这种风团常突然发生,于数分钟至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有些病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有些病人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时会出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现象。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1 ̄2周左右即停止发疹。
慢性荨麻疹一般没有发烧、恶心、呕吐、气喘现象,仅有皮肤风团和瘙痒,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荨麻疹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鱼、虾、蟹、动物羽毛、花粉、蘑菇、荨麻、药物、日光、细菌、
13a9
寄生虫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接触的物品和吃的食物太多、太广泛,一时不容易查清病因,因此造成有些人反复发生麻疹。
爱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容易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并且还可以发生少见的恶性肿瘤而导致死亡。临床上分为三期:
(1)爱滋病病毒感染:感染爱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里检查爱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约有90%新感染爱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爱滋病相关综合症或爱滋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机体遭到疾病侵袭或创伤时,则会发病。
(2)爱滋病相关综合症: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持续性腹泻、夜间盗汗等,至少有以上两种症状和两项爱滋病实验室检查不正常,可以诊断为爱滋病相关综合症。一部分人停留在这种状态,而另一部分病人则发展为严重的爱滋病。
(3)爱滋病阶段:突出表现为致病性感染,其中包括原虫、真菌、病毒、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卡波西氏肉瘤(Kaposi肉瘤)、淋巴瘤等,以及找不到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爱滋病临床表现有四种类型。
A、肺型:表现缺氧、呼吸困难、胸痛和X线检查呈弥漫性肺部浸润。肺部感染占爱滋病症状的50%,其中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占80%。
B、中枢神经系统型:约30%爱滋病病例出现此型,由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肿瘤、血管并发症及中枢系统的脑损害,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以及局灶性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后果。
C、胃肠型:水样便泻,每天10-20次,失水。养分消耗与丢失,体重减轻,衰弱。病原体主要为隐孢子虫。
D、发热原因不明型:因病原体感染,出现高热、不适、乏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
由于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AIDS也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加之,HIV病毒核酸与宿主染色体DNA整合,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给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HIV感染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通过治疗可减缓免疫功能的衰退。HIV感染者患结核、细菌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危险性增加,进行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一、 支持疗法、尽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进行性消耗。
二、 免疫调节剂治疗:
(一)白细胞介素2(IL-2):提高机体对HIV感染细胞的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增加循环中性粒细胞,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三)灵杆菌素:激活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调整机体内部环境与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刺激机体产生体液抗体,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功能加强,激活机体防御系统抗御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袭。
(四)干扰素(IFN):α-干扰素(IFN-α),对部分病人可略提高CD4+T细胞,40%Kaposis肉瘤患者有瘤体消退;②β-干扰素(IFN-β):静脉给药效果与IFN-α类似,但皮下注射,抗Kaposis肉瘤作用较弱;③γ-干扰素(IFN-γ)提高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抗弓形体等条件性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
三、 抗病毒制剂:
(一) 抑制HIV与宿主细胞结合及穿入的药物:可溶性rsCD4能
1471
HIV结合,占据CD4结合部位,使HIVgp120不能与CD4T淋巴细胞上的CD4结合,不能穿入感染CD4T淋巴细胞。
剂量:rsCD4临床试验30mg/日,肌注或静注,连续28天。
(二) 抑制HIV逆转录酶(RT)的药物:通过抑制逆转录酶,阻断HIV复制。效果较好的药物有:叠氮胸苷、双脱氧胞苷。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