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性格特点和消费特点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9-15 12:18:23
>>>>>>>>提问具体点,谢谢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广东人是中国人中最复杂的一群,其身材多为矮小,颧骨突出,目小深陷,鼻扁阔,唇厚而翻。主要有三大方言:白话,潮汕话,客家话。历史上广东就是一个百越杂处地区,沿海还有东南亚人进入,称为广府人,包括港澳;潮汕地区的人也有着独特的语言和风俗。这两者都属于土著广东人,从生物学角度来讲,与北方人种起源是不同的。"五胡乱华" 以后,中原地区(主要是河南)的汉人大量南迁,聚居在今天的梅州、河源和揭阳、汕尾的部分地区,讲客家话。这部分汉人应该算是血统最"纯种 "的汉人了(北方一直处于民族融合),有一千多万,孙中山、李嘉诚也是客家人。
历史上广东人在西方传教士描述中的形象十分糟糕:身材瘦小、形象猥琐、狡诈、肮脏、嗜赌、内讧,懦弱,食婴。广东人是最早在海外谋生的中国人,华侨有两千多万,长期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潮汕人和温州人一样在国外以经商有名。由于对广东人的妖魔化宣传,美国、加拿大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排华"运动。
广东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发源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广东人是海洋的族群,充满朝气与活力,头脑灵活,富于冒险性、开创性,敢为天下先,广东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北方人是先思考后行动,而广东人是先行动后思考,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现在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广东女人很贤惠,每个人都能煲手好汤,做手好菜。可是广东人的人文形象却是典型的爆发户(小品里经常是阴阳怪气、有钱没素质的形象),贬多褒少。最常见的评价就是:
1、冷漠、排外、自大。广州是个花花世界,中国最冷漠的城市,如果是一对一的问路尤其是外乡话,很少会搭理你。邻里之间,关门闭户,互不搭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广州想找个见义勇为的,比登天还难。广东人排外是早以有之,把所有广东以外的人称"捞佬",女孩叫北"妹",把北方人叫做 "捞松", 叫日本人"架佬 ",叫西方人"鬼",甚至潮汕人也被称为 "冷佬"。很多人地理知识贫乏,常以自我为中心,广东以外就是北方。
2、广东人没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食蛇文化、喝汤文化多的是,却从不接受国粹,只崇拜港台文化,只有港台的娱乐名人,才是心中的偶像。只有白话口水歌,才能最打动他们。广东人基本不看中央台,只看港澳台。经济与文化并没有齐头并进,简直是文化的沙漠。全国五百强,全球五百强,没几个愿意把总部设在广东。
3、广东人没素质。虽然他们吃不完是打包走,很务实("悭")。但糟蹋别人的东西却毫不手软。一次性筷子、饭盒的消耗全国第一。无论男女,大白天穿着睡衣,逛街走巷去超市旁若无人。
4、广东人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国家荣辱,不足挂齿。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
5、嗜赌成性,世界闻名。体彩、福彩销售火暴绝不是甘于奉献,否则垃圾网站、赌球也不会一样火暴。
6、广东人最迷信。喜欢弄一些阴阳鬼气的东西辟邪,南海神庙会、菠萝庙会一年好几次。逢年过节都爱在自己家里做道场,香火不断。车牌号、门牌号、电话号、婚嫁日期、开业日期都择 "6"和" 8"。更有甚者,连生孩子也择日期作剖腹产。每年的"9.18 国耻日"竟然是广东人的良辰吉日。有的祖坟修的比住宅都豪华(恐怕不全是孝顺)。
7、广东男人很无耻,女人很无奈。帅哥靓女实在太少,街头遇到的美女都是四川、湖南的。学生早熟早恋全国闻名,小学开始就手拖手,中学开始就明目张胆的亲吻无间,相信在广东呆过的人都见过这类场景。互联网上这类图,百分之八十的图就是广东的原产地。哪个男人没嫖过小姐?哪个有钱人不包二奶?广东女人很无奈,没了男人就没了生活的自信,只会息事宁人,一个人默然地哀泣,从来都不会用法律来保卫自己。
8、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蛇、老鼠、狗、猫、蛆、禾花雀、禾虫、穿山甲、婴儿以及各类野生保护类动物,直到最后吃出果子狸。1949年解放军南下,当时准备两广战役的是东北战士,听到这类恶习仗都不想打了,准备撤回衡阳!
9、广东人做生意特傲慢。与广东的生意人交往,会发现他们一是精而无信。二是傲慢。眼神里轻蔑你,语气上傲慢无礼。一副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样子,要就要,不要就走的模样。如果是他们求你,又虚伪的让人受不了。
http://hi.baidu.com/xianhuaxuan/blog/item/f14abd8dbbdc131ab31bba99.html
1.文化消费成为广东城镇居民消费新热点
调查资料显示,广东省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方面的消费增长缓慢的同时,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呈加速上升趋势,出现了消费热。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386.12元,比1995年增加了704.02元,增长102.6%(见表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方面升级。
居民文化消费比重处全国中等水平
2002年在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按各项消费比重大小排列依次为:食品、住房、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讯、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衣着及杂项商品(见图一)。
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处中等水平位置。2002年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15.4%,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这一比重与湖北并列全国第13位。比重最高的前七位依次是:北京、重庆、山东、山西、陕西、浙江、广西。广东与人均文化消费额最高城市——北京相比相差422.88元,比重相差2.2个百分点;与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比重最高的省——山东省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多457.08元,但比重比山东低1.2个百分点
居民文化消费比重增长相对缓慢
调查表明,广东城镇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比重提升相对缓慢。从1995到2002年,广东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上升了6.3个百分点,而北京同一时期上升7.4个百分点,上海上升8个百分点,山东上升8.2个百分点,浙江上升8.1个百分点,陕西上升7.7个百分点。广东城镇居民在文化娱乐教育方面的消费在绝对值上虽仅次于北京、上海、浙江而处较高水平,但从增长趋势来看,广东的文化消费比重提升幅度低于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山东、陕西、山西等地区
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whjj/xf/200605230387.htm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