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死于非典
·三个童年
·蓝色的记忆
·天使在夜里哭
·背对月亮
·在“人言”中的单身女...
·单身:是快乐还是压力...
·[图文]给单身男人的忠...
·爱就是爱消失的过程
·在绝望中诞生的信仰与...
·一句承诺 一辈子等候
·敌过寂寞,不惧伤害
相关文章
·当心我会爱上你
·只有想念不会老
·消失的旅伴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思念是一只叫做猫的动...
·松手
·算计爱情
·透明鱼缸里的爱情
·等你瘦到95斤我就娶你...
·单身:是快乐还是压力...
·流金岁月里的歌声
·其实,我不想离开你
推荐文章
·想起那个教我系鞋带的...
·为你好好活着
·情爱物语系列之四:车...
·冰与火的缠绵
·白羊座女生性格
·谁是你的天堂
·秋池
·人生中有力的十种情绪...
·爱情是什么
·丁香一样的女孩
·甲A网恋
·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居 >> 情感空间 >> 恋爱道场 >> 

举着易碎的瓶子
作者:陈蔚文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31 20:20:46



  咽喉不舒服了好一段时间。一个人躺在床上时老疑心生了喉癌。但懒,拖着,终于因为看别的病,才挂了号。

  医生是位三十多岁的男人,和善且有笑容。一个高中生样男孩大约耳朵需做个什么小手术,他父亲念着儿子尚未婚恋,不厌其烦地问这问那,问到后面病人都不耐烦了,医生还是笑笑地。 休 闲 居 编辑

  心下松口气,看惯了医生高高在上的脸色(仿佛患了病是很不检点很不识时务很活该的结果),看到这样一张有笑意的脸,让人连带着对病的疑虑也打消了些。

  轮到我。张嘴,木片压住舌头,灯光对着喉咙。

  你这情况多久了?脸仍是和气的,但没有方才的笑容。

  心开始一个劲往下沉。

  怎么了,不好了吗?但不敢问,一个字也不敢,只答,一段时间吧。

  一段时间是多久?

  我的眼睛一定睁得很大(通常绝望的状态之一种,睁大了也是徒劳),望着医生,可是只看得见他的白帽子。他垂着头写字。

  三个月……不,半年了吧。我开始对自己咽喉不适史感到怀疑起来,半年?不止了吧,似乎很久了。从我母亲对人复述我童年一次不慎将根毛线钢针插进喉咙起。我总觉得那管钢针虽然当时就被我习医的外公拨去,但它的阴魂不散,像一句齑语,冰冷地,生硬地,沉着地等待在我的岁月里发作。

  医生还是未说什么,只奋笔疾书。我盯住他看,眼珠子都不错一下,想从他的身体,他的头部形状,他的握笔姿势看出点端倪,只不敢开口。生怕在被他宣判之前,被自己的一开口给断送。

  惊恐牢牢地攫住了我。像一张网,劈头盖脸罩下来。坐着的凳子不再是凳子,是危崖,稍不慎,或者只是医生开口说的第一个字,便可将我推入万丈深渊。

  医生略停顿,抬头,平时忙吗?

  ……不,不忙。

  有没有空每天来医院一趟?

  如同药物进入血液后一定时间内到达的峰值,我的惊恐像被人架上了悬崖间的钢丝,向前是坠落,但没法子回头。我想,他是要我来化疗了。

  盯住他,张了下嘴,但没有发出声。如一条涸泽将死的鱼。

  脑袋里白茫茫的。再努力了一次,费劲地,艰难地,小声说,能来。

  仍不敢问来医院做什么。那道防线自己抵死守住,就算它其实已被面前这袭白大褂所击破。

  喉咙的不适加倍放大,像硌着块粗粝的生死令牌。整个身体,只剩下茫然的眼睛与有疾的喉咙。

  他终于觉得我神色不对,停笔,你干吗那么紧张?

  我不说话,拳头一直紧攫着,长指甲尖锐地抵着掌心。

  他也许觉得等不到通常病人必追问的:医生我怎么样?且被我瞪起来不小的眼睛看着有些不安,他清了清嗓子,说,你这是慢性咽炎,别那么紧张。说着递给我一张单子。

  单子上治疗一栏写着“雾化吸入”。我问,真的,不是喉癌?

  医生有些吃惊,尔后笑,哪有这么容易就得癌的!你才二十几,这么悲观?

  眼泪唰地迸了出来,像忍了许久的水忽然找到一个缺口。怎么都控制不住,满腹委屈,满腔释然,行将死刑忽遇大郝也就是这般感觉吧?

  医生又开了句玩笑,放心,女的不得这病,男的才得!周围人全笑了,包括他身边实习的一群女孩,我也笑,但只是应和,身子仿佛还飘在云端。

  走出医院,腿还有些发软。

 


    我想,什么时候我竟这么脆弱了?这么惧怕死亡?曾经有段时间,我不是一直挺向往死亡的吗,觉得它是本银叶子打成的书,人躺上去会成为庄重的永生的字符。

  关于童年那次钢针事件,其实无需当时不在场的母亲复述,我是记得的。那时大约五岁,我寄养在外公家。

  那个下午,我和外公呆在屋里,他在看本什么线装医书,我在一旁玩。光线从窗户照进来,屋里清寒又温暖。有包柿饼搁在柜上,但我从来不喜欢那种味道,所以,它没能转移掉我的注意力。不知怎么,那根织毛衣的钢针就戳进我喉咙了,像一柄闪着寒光的匕首,我张着嘴说不出话。外公的慌乱比我更甚,他丢掉手里的医书,来帮我取。

  不记得钢针戳得深不深了。但自此后,我成了喉咙受过伤的人。

  再后来,住在同幢楼三楼的一个男人死了。才三十三四的年纪,转业军人,常豪爽地同我父亲站在楼下抽烟,聊天,看起来结实又能干,他有一个很小的儿子。

  他死于喉癌。据说非常痛苦,到后期根本无法进食。

  他的死很迅速。

  有一天我回来晚了,一进楼道便闻见烟火的气息。走上三楼,看见一个火盆,燃着纸,一个孩子垂着头蹲在火盆边。

  楼道光线昏黄,只有这盆寂静的火,黑蝴蝶般飞舞的纸灰。这个六七岁的孩子。

  我的心在一刹被疼痛揪了下,我不知道该怎么从这个孤独的的失掉父亲的孩子身边经过,走到五楼!我怎么能没事人似的坦然从他身边走过呢?

  我替命运的残酷感到难堪,我很想代命运对这个幼小的孩子深深俯下身,说,对不起。

  停了一下,我走上去了。

  三楼楼道,像个简易而悲哀的灵堂在我身后。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经过三楼都加快脚步。那盆孤独的火仿佛一直燃在那儿,那孩子一天天长大,长到快高过他父亲了。但我总记得他依在火盆边无助的样子。

  对喉咙的恐惧是这么种下的。而对各种因由的死亡的恐惧却是近年才萌生——死亡的消息越来越频繁。认识的,不认识的,凡人的,明星的……对死亡的消息我总格外留心。留心的结果是发现许多死亡是毫无先兆的,它不一定由典型症状或剧烈疼痛衍生。

  死亡,它知道人们越来越警惕,所以它越来越有城府了。它穿着白色绵软的缎鞋,像只夜晚的猫,蹑着足,在身体某一处静静躺下来。然后,漫延,在身体里做有毒的旅行。

  等你发现,它已经占据了你。它用有毒的手掌紧紧拥抱着你的皮肤,血液,骨头,不依不挠。你能做的,只剩告别这桩事。

  死亡,这么近,近到能看见它的鼻尖一隐一现。

  以前不惧,甚至觉得它很优美,因为它离得远。

  ——那么冷的冬天,穿一条单裤,在校园池塘边哆嗦着和同学说笑,因为要漂亮,不管自己从小就有关节炎;参加一次培训,夏天,没有自来水,不能忍受身上粘湿的汗,打一桶沁骨的井水到澡房从身上淋下去,那其实是一个月中格外不能用凉水的时期。

  因为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不懂“惜”这个字,以为身体可以像节日焰火般挥霍,尽可以对它粗暴蛮横,死亡反正还遥远。

  忽然就怕了。

  是因为终于度过了艰涩的青春期,生活开始露出令人留恋的一面?还是过了25岁,神经与骨骼都开始变得脆薄?病痛被年龄放大,惊觉胡乱塞在裤袋里的单程船票,已过了清澈上游。

  开始尊重并无条件地信赖医学杂志。

  像十四五岁对待言情那样专注,因为其中必有和我,和一家人相关的病痛。它比任何名著都来得实在,比任何情诗都来得诚恳。一本医学杂志打开就是生活的剖面。

  你举着身体这只易碎的瓶子,当心地走。瓶子愈来愈重。你害怕每颗石子、每个坑洼的暗算。夜里,你松口气,把瓶子平放在床上,又开始为下程路忧心。

  想到它可能碰成一堆碎片,碾进泥里,你开始哆嗦。从骨头里从心脏从每个毛孔,冷。

  “……他情愿从一生下来就死去,像/从来不曾路过这里,或那里/……却没有这样的可能,因此/他要哆嗦。在皱纹里,在风中/在一个人的葬礼上”。

  葬礼,多么隆重凄凉的词语!你抚慰自己,死亡不过是为冬眠提供的一床白被。但你无法欺骗自己:你不喜欢睡在雪下,睡在一个人的冰凉里。今生,此刻,你的指尖是凉的,但你摸着了自己的皮肤,是可喜的温,血液像缓缓的潮水在底下拍打。

  这一夜,你暂且安睡。

    编辑 慕荣楚楚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