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细菌性痢疾时发热怎样处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5-23 19:01:08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并且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在临床主要以发热、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特征。
细菌性痢疾多数起病较急,初起多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尤其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起病后体温很快上升至39℃以上,有的可达40℃~41℃,而腹泻往往在发热数小时以后才出现。对这种高热甚至出现惊厥,尚未出现腹泻的患儿,如医生怀疑是细菌性痢疾,最好用冷盐水灌肠的方法降温,这样既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灌肠留取粪便,进行化验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休 闲 居 编 辑
对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持续高热不退的患儿,可以在头部进行冷湿敷,同时用冷盐水灌肠,如体温仍无明显下降,可以用氯丙嗪和异丙嗪进行肌肉注射,在冬眠药物的保护下配合物理降温可较好地控制高热,使体温尽量在短时间内降至38℃左右。
冷盐水灌肠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热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可以在灌肠液中加入一些抗生素,这样既可以降温,又可以起到清洗肠道,控制肠道细菌感染的作用。
中药煎剂灌肠对细菌性痢疾也有很好的降温及治疗效果。常用中药有黄连、黄芩、马齿苋、白头翁、秦皮、大黄等。将以上中药水煎后取汁300mL左右,待药液凉后每次取60~120mL进行保留灌肠,每日2~3次。
除以上方法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降温药物可酌情选用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等。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