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医药业思变五大对局(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0-16 01:19:12
当我们正视医药健康产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业有着太多的特殊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产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太大了。举一个例子来说,很多行业和产品都可以大讲特讲一个市场前景,可是药品和医疗机构就不行,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你的利润怎么能建立在希望人人都得病的基础上呢?而不讲利润的产业能称得上是产业吗?这是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对立,而我们的医药业正是要在这样的理论对立中寻找发展空间。 科学VS伪科学: 从核酸保健品谈起 经济学中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简言之,就叫做“买的不如卖的精”。而当出售商品的人打着科学的旗号甚至利用科学家来进行促销的时候,购买者们就更无从获取公平对称的信息了。由于高科技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伪科学的表演也就有了更大的舞台,伪科学的贻害也就越加深远,这一点在医药健康行业尤为突出。 核酸是最早被质疑为“伪科学”的保健品。还记得当时《南方周末》因刊登一篇将核酸比作米粉的批评性文章而洛阳纸贵,报纸脱销,原因据说是某核酸生产企业四处搜购的结果,那篇文章的标题是《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随后,北京数十家报纸纷纷在显要位置刊登了一则关于核酸营养品的听证会消息,大多数报纸都给予核酸营养品一个正面报道,但另一种声音也存在着,《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坚持认为“科学家有责任向公众说明真相”。 即使是科学家自己也不能“左右”科学的立场。北京某报一篇关于核酸的文章曾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基因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李载平教授”拉进来说事,说核酸“是一项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发现”。老教授则在后来发表公开声明时说:“我从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看过或评价过此项成果。”不小心成了核酸保健品形象大使的国外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出面否认他们曾经为核酸保健品作过评价。 如果科学家能实话实说也会让我们心安,但最令人悚然的是,为核酸叫好的也都是国内生物技术领域或营养与食品方面的顶级专家。这些国内外知名的、以真理为化身的科学精英们,以截然不同的态度评价一个产品,让消费者何去何从?令人不解的是,事到如今,权威仍然没有出现,事实上,在现有的法律环境、监管制度以及政策环境下,真正的权威也不可能出现。 结论:其实,在这类事件中,核酸只是一个代表而已。在科学与伪科学的对阵面前,作为弱势群体的公众没有任何发言权,其结果必然是,科学家、监管部门、企业及其产品的公信力丧失殆尽,这可能是公众力量的最后迸发。 技术VS资本: 从安信纳米谈起 其实纳米技术早在1959年就开始出现了,而在中国成为热点则是近两年的事,成为热点的原因是纳米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加快了。在纳米技术实现产业化的诸多项目中,深圳安信公司的新药“纳米抗菌颗粒”最早突破技术瓶颈,完成纳米抗菌创可贴、手术贴等系列产品开发,并可实现大规模生产。谁曾想,招商正在进行中,产品还没有上市时,投资方与技术方就劳燕分飞,不欢而散。 1987年,我国著名冶金科学家、国家级专家蒋建华先生在实验室中试制成功“广谱速效纳米抗菌颗粒”,1994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后由纳米专家朱红军对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经人牵线,港商陈振明及另一位港商找到朱红军开始商谈合作事宜。随后,在一系列附加条件以及让朱红军个人占合资公司股份的30%的前提下,深圳安信纳米生物科技公司成立。至于纠纷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港商董事长陈振明称,技术方私欲膨胀,要将公司出卖,将他们扫地出门,是为了保护自己。朱红军则认为合作破裂的原因是:投资方在卸磨杀驴。 对于技术方和投资方之间的这场纠纷,有媒体评论说,深层次的原因是合作双方缺乏安全感所致。港方投资的是硬件,纳米技术产业化一旦成功,港方担心朱以此为筹码,漫天要价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