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简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30 09:53:23
1.心理治疗有效吗? 谈到心理治疗的话题往往会带给人两种感受:神秘与怀疑。有些人对心理治疗者怀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似乎被看上一眼,心中的秘密就会透过他们的神态和举止而暴露无遗;另一些人则认为心理治疗根本不可信,在他们眼里每一个心理治疗者都像一个骗子,只是用口水来骗取求治者的钱财与时间。 可是,我们知道什么是心理治疗吗? 心理治疗是指医务人员在密切医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学的言语合肥言语的交往及其他心理学的技术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以治疗疾病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健康人与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解决病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支持,解除症状。另外要着眼未来,重塑人格系统,包括改变认知评价系统和应对方式,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度发生。 可以看出,心理治疗主要应有具有丰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来实施,它与其他治疗方式一样具有医学专业的科学性。经过心理治疗改变了求治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了他的内心痛苦,改变了他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起到了心理治疗的作用。 |
那么,如何来判断心理治疗的效果呢? 相对而言,对心理治疗的疗效研究校对其他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估困难。一方面,心理治疗是一个总称,其治疗的技术在不断的增多,另一方面,心理治疗用于处理的临床问题亦不断扩大,这都对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带来了难度。 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必须围绕治疗的目标,如果不考虑治疗的目标来评估其疗效是没有意义的。心理治疗的基本目标为症状减轻或缓解,其次为行为或态度的转变,最高目标则是人格的重塑或改变。 评估心理治疗的疗效应该包括: 1) 初期效果:主要为症状的减轻,如焦虑、抑郁、恐惧、紧张、愤怒、疼痛等心理或生理症状的缓解。 2) 中期效果:主要为行为表现的改善,如对配偶态度的改变(表叫温和、体贴),对工作或学习逐渐感兴趣,或对老师长辈表现尊重等。 3) 后期效果:主要为性格表现上的改变,人格变得比较成熟,能够比较有效地应用合适的方法去处理和应对挫折和困难。如改变了待人的处世态度、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 有经验的心理治疗者所取得的疗效也明显高于一般性支持或咨询者的效果,疗效取得的难易程度亦与治疗的目标有关,症状改善最易取得,行为改变次之,而人格的改变则较难。 在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方面,如何选择恰当的判断指标、合适的检查工具,以及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来源等,对疗效的判断或评价相当重要。不妨从下述几方面来考虑: 1) 疗效评估的有关病人方面的指标:症状表现的改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工作情况、教育水平、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改变;生理(躯体)健康方面的改变;饮食习惯、性活动、睡眠、休闲、娱乐活动,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酒、烟、镇静药、安定剂和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经济状况和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等方面的改变。 2) 疗效评估的工具或技术:自我评估,有病人自己根据主观感觉或体验的变化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对治疗的满意度、症状量表、人格测验、自尊、自信心的评估等;他人评估,由患者本人或心理治疗者来评估治疗的效果往往主观性的成分较大,因此由其他人员来对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或许更能反映心理治疗的疗效;实验室检查:随着心理治疗技术的发展,发现病人的生理学指标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应用心电图、脑电图等仪器,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以极大脑神经递质等检测技术来检查病人治疗前后的变化也是有价值的疗效评估指标。 心理治疗对其他躯体疾病同样有用,因为任何躯体疾病都可能对患者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同时人和疾病的治疗都不可能脱离医患关系。但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心理治疗疗效的判断会有不同的结果,患者的疾病种类,治疗者的个性品质,患者的个人因素,以及治疗技术的选择都会对心理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目前看来是肯定的,不仅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人的康复过程,而且可以帮助病人提高适应和心理应对能力,预防复发。 2.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由于心理治疗是近100余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治疗者的背景及其理论和方法众多,差异很大,根据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统计,目前有400余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整合应用、精神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人本主义治疗等。一般来说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都是依据一定的心理理论流派和治疗目的所划分的(见表1)。 表1 临床常用心理治疗方法及分类
理论流派休闲 居 编 辑 |
治疗目的 |
精神分析或精神动力学治疗 |
减轻逆遇与维系正常的心理功能
一般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催眠 |
系统治疗 |
帮助再适应
心理咨询、问题解决、危机干预 |
行为治疗 |
功能恢复
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家庭治疗、集体治疗、生物反馈 |
认知治疗 |
重新塑造
精神分析、长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艺术疗法 |
人本主义治疗 |
| 1) 精神分析治疗 经典的心理分析又称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由奥地利神经精神科医生S.Freud于十九世纪末创立的,本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曾非常盛行。由于理论与方法上的局限性,近年来这一经典的方法已较少使用,所使用的不少是经过"改良"了的方法。尽管对Freud的观点始终存在着异议,但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思想,特别是精神动力学的思想对当今心理治疗的影响仍是不可低估的。 2) Beck认知治疗 Beck的认知治疗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有一系列治疗原则和技术。研究表明,它对抑郁、焦虑、恐怖、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有迅速而显著的疗效。对抑郁所作的认知治疗研究表明,它优于内省心理治疗。有几个报告表明,Beck认知治疗优于或等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而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效果尤为卓著。接受Beck认知治疗的抑郁症病人中复发者还不及药物治疗病人的一半。 3)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以及心理学家Watson的工作,他强调对外显行为的客观性研究,而不是对主观内心体验的临床处理,并在当时应用在实践之中。例如,他和同事应用条件和非条件刺激,强化和清除的方法,证实了儿童的害怕和恐怖是如何产生和治愈的。然而,这项研究在当时几乎没有产生重大影响,直到60年代行为治疗作为一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才产生很大影响。60年代的行为治疗发展,其来源主要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方面:Joseph Wolpe和同事在南非的研究,发展了系统脱敏(它是目前许多行为治疗方式的原型),用于治疗因环境个某些应激所致的适应不良性焦虑;伦敦的H. J. Eysench和M. B. Shapiro强调了经验和实验性方法对于了解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性;哈佛大学心理学家B. F. Skinner的研究工作,应用操作条件反射技术来研究临床环境下的人的课题,而这类技术是在动物条件反射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行为治疗的范围已从针对外显行为扩展到思维、想象、认知、自我陈述、自我强化、情感、生物学指标,以及家庭和社会交往关系等方面。 4) 患者中心疗法 患者中心疗法的奠基人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作为与心理分析相对抗而出现的非指向性治疗法。本治疗强调患者的经验与主观世界,医生或治疗者的作用只是帮助患者认识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于他们自己。因此让他们自己决定治疗的方向,找出治疗的方法,医生对患者只是一种促进因素。这种治疗很少使用技巧,但却强调医生的态度表现;基本治疗技巧有主动的倾听患者的诉说,解决其情绪的反映、和患者一起存在,适当的时候给以支持和重新确认,反对"把治疗医生当做权威,患者只能听命追随"的做法。 这种治疗方法不重视诊断、测验、解释、追查病史、提出问题、探究情况,而非常重视治疗者本身的态度--真诚、热情、接纳和设身处地的移情,并认为这才是患者积极改变自己的必要条件。 表2常见心理治疗方法的特点
方法 |
认知治疗 |
行为治疗 |
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
精神分析治疗 |
目的 |
确立和纠正认知偏见 |
消除不恰当的行为方式,代之恰当的行为 |
澄清和解决影响目前功能的焦点冲突 |
消除症状,重塑与童年生活冲突有关的人格结构 |
病人标准 |
适应证
单相、非精神病性抑郁症病人
禁忌证
幻觉、王项,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严重的认知损害,药物滥用,不稳定的家庭系统 |
不良习惯
靶症状
恐怖、焦虑、抑郁、强迫
某些心理生理反应
性功能障碍
放松 |
自我水平高
高求治动机
能够理解和明确局部问题
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治疗医师建立起较密切、信任的一患关系
对心理假设的解释反应良好 |
没有精神病
有内省力
自我意识水平高
能体验和观察到强烈的情绪状态
心理或行为问题是因为童年期冲突所致 |
技术 |
认知、行为作业
阅读资料
通过“苏格拉底式”交谈来认识负性偏见的自动性想法
找出病人不恰当的认知图式、信念和态度 |
系统脱敏
暴露治疗与满贯
厌恶治疗
生物反馈 |
面对面
心理防御解释和移情分析
治疗开始阶段便确立限时
治疗期间侧重病人的焦点问题和反应 |
侧重幻想和移情
自由联想
躺椅
梦的解析
心理防御和移情解释
频繁会面(每周5次,每次1小时)
治疗医师保持被动角色 |
疗程 |
限时,15~25次 |
常限时,短程 |
12~40次,平均20次左右 |
3~6年 |
3.交谈--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基础 对于心理治疗与咨询来说,会谈比简单的交流要复杂得多,他必须能够迅速和有效地促进来访者的良性改变。它是包含许多知识、技巧的一门学问,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形式和手段之一。会谈之所以重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会谈是心理医生采集一份理想的完整病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 2)会谈是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基础。 3)讲究会谈技巧有利于提高心理医生的工作效率。 咨询的会谈按其作用划分可分为: 1) 收集式会谈:会谈的基本形式。心理医生对每一位来访者都要作这步工作,这是进行诊断和咨询的前奏。收集式会谈就是要了解来访者有哪些需要帮助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他自己怎样看待这些问题,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各种人物、条件、环境因素都有哪些,欲来访者的性格、个人生活环境、经历等是否有关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医生需要了解的内容。此种会谈通常在心理医生与来访者第一次会谈中进行。因为这类会谈为咨询之始,心理医生同时还需要注意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2) 诊断式会谈:咨询中地诊断式会谈首先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其次要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此时心理医生在收集对方资料的基础上,检查各种假设,必要时可借助于心理测验或问卷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与此同时心理医生必须注意继续建立和保持与来访者的人际关系。 3) 心理治疗式会谈:心理咨询和治疗都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改变,这类会谈本身可以起到影响来访者使之产生改变的作用。此时心理医生要运用不同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达到这一目的。这是咨询中耗时最多的一类会谈。在这类会谈中心理医生仍要继续发展与来访者的关系。 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过程是心理医生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而会谈贯穿于整个咨询与治疗的始终。所以在会谈的进行中要掌握一些原则: 1) 交友的原则:通过会谈,心理医生很快就要与来访者建立友善关系,成为知心朋友。会谈不仅注意技巧,而首先要注意态度,我们要对来访者采取热情、诚恳、耐心、负责的态度。此外会谈时注意尊称来访者,尽可能用来访者习惯语言说话,情感与来访者共鸣,再不违背医疗原则的情况下,尽力满足来访者的治疗需求,都是会谈中与来访者迅速建立友善关系的方法。 2) 启发性原则:要善于用启发性语言来启发来访者认识自己的疾病、疾病的原因及参与治疗疾病的主动性,否者会谈并不起什么作用。 3) 明确与委婉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医生在问题性质未弄清之前,决不要轻易回答问题。医生应根据科学知识,善于引导患者自己需求答案。解释要言之有理,分寸恰当,切忌发表模棱两可、没有根据的咨询意见。不要简单、草率地敷衍病人,也不要干巴巴地说。而委婉的回答是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这样可使患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而又认识到自己积极参与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医患合作、医患协同的医患模式的发展。 4) 整体性原则:医学心理咨询会谈,从一开始就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即开始如何会谈,疾病治疗好转时如何会谈,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的问题又如何会谈。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最好每周固定时间、固定那位医生接诊,以方便病人连续与该位医生会谈。 5) 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与治疗常涉及来访者个人隐私、人际交往、夫妻感情和社会问题,很多来访者不希望为他人知晓。因此心理医生对会谈的内容,一定要严守秘密,不得随便谈论或作为笑料。非咨询人员不得参加会谈。如果需要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引用或发表某些病例,必须尽可能得到本人同意,或者去掉真实姓名及能令人猜测到的暗示内容。能否为患者保密,也涉及心理医生的医德问题。 6) 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在会谈中医生耐心倾听,鼓励来访者疏泄情感。一旦来访者倾诉了大量内心痛苦体验后,本身就有了治疗作用,加上医生表示同情及支持,对各种疑虑进行解释加以消除,起到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4.倾听、解释、保证和支持--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心理治疗 许多人认为心理治疗非常的复杂难以掌握,但是心理治疗是一门助人的科学,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些心理治疗的技术,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倾听、解释、保证和支持。 倾听:它不是指单纯的听,包含着更多的反应。在提到具体的技巧前,必须先强调倾听的态度和习惯。事实上这比具体的技巧更为重要。在许多时候,听比说更重要。只要心理医生能倾听来访者的诉说,让他发泄自己的情感,心理医生便很快了解到来访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所在,对患者已起到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因此它的技巧包括封闭性询问、开放性询问、鼓励、释意、情感反应和概括等(见表3)。
表3 倾听的技巧
技巧 |
内容简介 |
在会谈中的作用 |
封闭性询问 |
用“是”、“否”等一两个字简短作答的提问 |
获得特定的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已讨论了大量的事实后,补充、证实一些谈及的资料,比较节约时间。偏离正题时,用此技巧引导走入正题,中止其叙述 |
开放性询问 |
常以“什么”、“怎样”、“为什么”、“能不能”等形式发问 |
通常不能用一两个字作答,而是引出一段解释、说明或补充材料。 |
鼓励 |
点头微笑,发出一些示意语或说一些肯定、赞同的话 |
表达医生对来访者的接受、对所会谈的事情感兴趣,希望按此内容继续谈下去。 |
释意 |
将来访者讲述的主要内容、思想给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 |
检查医生是否准确理解来访者所说的话。给来访者传递一个信息:医生正专心听你的讲话,从而提高来访者的信心。给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审查其心理困扰,并重新加以组织 |
对情感的反映 |
用词句来表达来访者所谈到所体验到的感受,由选择的对来访者在会谈中的情绪内容予以注意和反应 |
澄清事件后隐藏的情绪,推动对感受及相关内容的讨论,也有稳定来访者在谈当时的心情的作用 |
概括 |
完整地、扼要地叙述来访者已谈过的事实、感受和原因 |
是来访者有机会回顾所谈内容,产生咨询的进展感,结束一段或一次会谈 |
解释:心理医生依据某一理论、某些方面的科学知识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困扰、疑虑作出说明,从而消除来访者的各种顾虑,达到消除各种心理困境,取得来访者合作的目的。解释只有被来访者接受才有效。因此,必须根据来访者的理解水平作出不同层次的解释。说话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可能少用医学或心理学方面的术语。解释根据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分为心理分析式、行为治疗式和认知治疗式等。运用解释必须灵活,富有创造性,要成为真正能符合来访者情况的合理解释,而不是千篇一律、牵强附会的粗劣制品。 保证:医生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用坚定的语调来表达,常针对多疑和情绪紧张的神经症患者。因紧张性应激事件,使来访者存在着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或处于危机状态时,为消除来访者的疑虑和错误观念,给病人以心理上的支持,适当的保证是非常有益的,但这种保证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病史和对病情的变化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保证要有足够的依据,使来访者深信不移,这种信任感是取得疗效的前提。当来访者过分担心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时,治疗者只要稍有把握,就尽量用积极的语言给予回答。但要借此附上几条愿望和要求,如病人应从哪方面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等。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保证还是解释都应该实事求是,言过其实即使暂时有效,将来迟早要出问题。 支持:提供所需的心理上的支持,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向与要诀等等,以协助来访者能度过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情上的挫折。治疗者要考虑来访者所面临的心理的挫折的严重性,病人本身的性格及自我的成熟性、适应问题的方式及应付困难的经过而作适当的支持。 倾听、解释、保证、支持是一般心理治疗的技巧,通过一般心理治疗,增强心理平衡调节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心理紧张状态的承受力,支持他们采取正确的摆脱心理紧张状态的方法,以克服病理性的、不正确的方法。支持病人要求迅速治好疾病的心理,指导他去克服那些悲观、焦虑、恐惧、失望的心理,从而使病人与医生能密切配合,取得更好的疗效,这就是一般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5.解决问题--心理咨询的基础 咨询是指一种专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们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关于心理咨询的定义后很多,但其核心内容都是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条件下,解决求询者的心理问题。 确立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咨询工作的重要步骤,也是心理咨询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通常心理咨询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直接目标,即来访者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需要通过咨询来解决; 2) 中间目标,即通过处理一些具体困难以后,对自己能有一个反思,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 3) 自我实现,即达到理想的境界,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智慧,实现远大的抱负。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必须从第一层次入手,只有解决了来访者的问题和困扰才能进一步实现第二甚至第三个层次的目标,所以说解决问题是心理咨询的基础。 在咨询的实践中,咨询者要在心理诊断的基础上,与来访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往往具有下列特征: 1) 咨询目标是具体的; 2) 咨询目标实现是可行的:咨询的目标应该是现实的,要根据来访者本身的潜力,水平以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来制定。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目标不会使咨询的到最终的正性结果; 3) 咨询的目标是心理学的目标; 4) 咨询的目标常常是分轻重缓急的; 5) 对咨询的目标应该经常进行评价。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和求询者围绕这明确和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而不是追究病人很早以前的病史。 心理医生掌握了来访者的问题后,要告知求询者解决问题不是依赖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负责指导,最后解决问题是要靠求询者自己的努力,通过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而求询者在心理医生帮助他分析问题的性质之后,选用何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与求询者协商决定。求询者也必须参与到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环节,学会自助。 选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实际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有多种选择。对于同一问题可以采用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以实行多种方法综合处理。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最为合适,咨询人员应该认真比较筛选,并适当征求求询者的意见,然后根据咨询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成功的可能性,做出最后的决断。 解决问题的方案决定之后,紧接着就要依据方案予以实施,这当中既可以是指导性的建议,也可以是认识上的疏导或规劝,还可以是治疗措施的落实或逐步实施。有些问题可以在咨询机构当场解决,有些问题可由求询者带回去自行解决,一些复杂心理障碍的治疗问题,则需求询者多次前来咨询机构检查、治疗,方能逐步得到解决。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多变性,某些心理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或显效迟缓,这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咨询双方都应对咨询过程的这一特点有足够的重视,相互合作,彼此信任,持之以恒,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5个步骤: 1) 了解和澄清问题的性质,并列出所有问题。 2) 让病人挑选其中的一个问题来先解决。 3) 帮助病人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列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最好是写下来;然后帮助病人选择最可能实施和最可能成功的方案。对于其他问题的处理也可采取与此相同方式,即明确所有问题后,帮助病人先确定一个问题和选择首先采取的方法。 4) 付诸实施来尝试解决问题。 5) 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果病人问题解决了,则选择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帮助其复习回顾上述每一环节,总结经验,以便提高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鼓励病人独立地确立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于他学会应对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