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10位单身女子烦恼告白...
·海上花·情人的焰火
·让快乐常伴的秘诀
·隔世情人(上)
·与水鸟在湖边相遇
·大龄单身白领女子部落...
·亲爱的,你不在我身边...
·悲儿的爱情
·虚拟的网络 真实的你
·女人三十
·快乐比钱重要
·两个“傻子”的爱情故...
相关文章
·爱情的保质期有多久
·爱到放弃 爱妻撮...
·现实和网络我是你永远...
·生如夏花
·收音机里的最后一丝哀...
·一个刚跨出校门的毕业...
·别靠近我
·落于青春的栀子花
·放开不等于失去
·“沾花惹草”的心理
·这双不算温暖的手
·死于非典
推荐文章
·一夜情OR一夜性
·四种男人值得爱
·就做你的情人,WHO怕W...
·琉璃下的天空
·爱情的保质期有多久
·烟花雨
·外遇是一只扣着的碗
·两个人的暗涌
·云在青天水在瓶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快乐...
·苦涩的爱
·我一直站在你离去的地...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居 >> 情感空间 >> 恋爱道场 >> 

以重庆落款
作者:心颜蓝兰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31 20:20:47


                       
   
    一直以来我就和母亲就找不到交叉点。她的做功我的实际运转,仿佛注定了是两条永远不能相交的火线和零线。
                 
  母亲把我的未来、我的目标定放在了上海。一个繁华、一个灯红酒绿的城市。而我却愿意停驻,数着口袋里的钢蹦,站在窗台上呆呆地望每一艘长江上过往的轮船。我渴望、期盼着去重庆。
                 
  对于上海,我是害怕的。
                 
  记忆中的张爱玲,一个喜袭华美旗袍的女子,一个习惯终日燃着沉香炉的女子。一个人孤独地游走上海,一个人孤独地客死他乡。一生竟是如此意想不到的荒凉。
                 
  一个孤独的人寂寞在一个嘈杂的城市,怎么说也是这个城市的败笔、这个城市的悲哀。
                 
  灯红酒绿下的浮华到底抹不掉积淀于心的忧郁。淡淡的沉寂,终究要在飘着时尚音乐和裙影的浑浊空气中消亡。我讨厌这种底蕴。
                 
  我看过娄烨的《苏州河》。那是一部以上海为背景黑白影调的片子,一部选了周迅这个灵异角儿的片子。
                 
  费劲周折找来这部片子,关键在于我欣羡片子里的几句台词:“你会找我吗?”、“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找到死吗?”周迅趴在阳台的栏杆上,表情在夕阳下依旧如她的性格??一脸的玩世不恭。我惊叹如此直白的爱情对白。
                 
  但末了,我的心情是沮丧的。“周迅”到底是被她所爱的人“买”掉了,她到底投身进了污秽的苏州河。即便是不愿意的,心里流着血的。
                 
  在摇摇晃晃的镜头中,我的大脑始终跟着摇晃。似乎翻身跳苏州河的不是“周迅”,而是我自己。
                 
  模糊眼睛的是被人丢进河中腐烂的死老鼠。腥臭的气味混着苦涩苦涩的河水,一起从我的鼻孔嘴巴里涌入,接下去就是胃的翻腾。有一种要死的感觉。顷刻间还能嗅到死亡的气息。无疑,悲剧性的故事,带给人的总是窒息。
                 
  上海的外滩,仿佛定格在母亲的视网膜中。它的美丽、它的绚华,我能很容易地从母亲向往的目光中找到。
                 
  “在外滩,你可以和成群的朋友一起,喝整打的啤酒,在一点都不好笑的玩笑中乐得嘻嘻哈哈。”
                 
  “在外滩,你可以对着黄浦江,数着东方明珠的楼层,错了之后还可无顾忌地重新开始,因为数的对象是一个繁华的象征,你的数不准正是它的‘倾国倾城’。”
                 
  “在外滩,你还可以寻到无数异国人儿,听着听不懂的外文,摆出高深的模样,在不懂中点头微笑,怎么说也是在给国人长面子,至少不是让国人丢脸。”
                 
  ……
                 
  还有很多类似的可以,还有很多类似的妈妈语言。
                 
  但是,大都市如此快速变换的色彩,我无法让它长久地在我冰封的黑暗里成长。我是一个离不开黑暗的人。我是一个见光说不准会立马死掉的人。犹如卡夫卡。所以为了保全我自己,我选择了“城堡”,选择了它的停止生长。
                 


    我是无比希望去重庆的。这个山城,这个直辖市,总是让我无限地神往。无论是要乘晕得厉害的轮船,还是要挤颠簸的火车,我都是愿意的。
                 
  很奇怪,知道重庆,竟是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篇小学学的课本里。我想不起当初语文老师怎么将话题扯到重庆。反正,济南我是忘掉了,重庆却在我的大脑栖息了近10年。如果今年,我还没有攒够买船票的钱,我想它还将继续“居住下去”,也许会赛过我住我们家的老房子。
                 
  喜欢上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城市,在心理上,我比母亲更震撼,怎么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摆弄相机的不安分子。
                 
  我喜欢的很多摄影作品都有重庆的影子。一张经常带在身边名为《岁月》的照片:一位端坐的慈祥老人,满脸的皱纹沟壑纵横。我仿佛从中窥见了重庆的一路走来。
                 
  我喜欢飘逸。不是简简单单顺爽的头发飘逸,而是淡雅婚纱的神圣飘逸。一家小而精的影坊是我的梦想。周立俊的“金夫人”在重庆的14年成长,我对它的留意应该不少于5年。不长也不短的5年。做一个他乡的“保姆”,也如在接受着一次远程教育。收获的远远不止是眼睛。
                 
  母亲还在房间里走动。高跟鞋敲打地板的声音,永远是和着上海都市的摇滚乐。“你最好给我下定决心考到上海去。”她故意把头从墙后伸出来,亮出大大的嗓门。
                 
  母亲讨厌我的相机,讨厌我的作品。她说我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影象老是令她周身起毛。是的,屋子里散扔在地的总是些“猫的眼睛”、“肚皮上满上血迹的死青蛙”……母亲说我的世界是阴郁的。
                 
  尽管讨厌着,但毕竟我是她的孩子,一个睡在她眼里总也长不大的孩子。母亲依旧爱着我。也正是因为爱,母亲才于是说。
                 
  她害怕我一个人沉沉地坐在窗前抱着相机抱着画夹不说话,她甚至担心我会从窗台跳下去。所以她要我去上海,一个她喜欢的城市,一个有喜欢她的人的城市,一个存在令我敬畏的“爸爸”角色的城市。
                 
  我能理解母亲,但又觉得母亲担心得过火。
                 
  临窗的长江面上,时常浮起一层透明的雾气。我的心底却总是意外的清澈。
                 
  家的位置是上海和重庆的中间段。跳下去,如果不被鱼吞食的话,永远只可能途经上海,魂归海上,而永远不可能途经重庆,回归雅鲁藏布江。毕竟上海地处下游,占了一个绝对的地理优势。
                 
  要跳,我也要选择到雅鲁藏布江。至少飘过重庆的时候我可以看上它一眼。但我没有如此般的傻。有了去雅鲁藏布江的钱,我相信足够我去重庆,或许还可以亲见“金夫人”,了却一段隐逸10年的心愿。
                 
  我把我的素描画以“重庆”落款。我不知道明天美术老师见到这张题为“东方明珠”的上海外滩景,这张以“重庆”落款的上海外滩景,会不会出现“O”字口型。
                 
  但我知道上海是母亲的,重庆才是我自己的。就像这张素描,画的是上海,作者却是我自己。
                 
  一个响指声后,我回头对母亲说:“我还是要去重庆!”……

    编辑:慕荣楚楚休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